聶雪華也就沒往下繼續追問,他好歹也是到了資深主治醫師級別,從高中到博士畢業,聶雪華自己就見識過太多優秀的同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退出了繼續讀書的佇列。
其中不乏有天資特別聰穎,但在高中的階段,因為個人太不成熟而墮落的,或者是在本科碩士階段,因為各種原因而去工作了的。
其實讀書,每一個階層,都是一次輪渡,每一輪渡,都會沖洗掉很多人,被沖洗走的人,有些事自己願意,但有些並非是能力不行或者不想繼續攻讀,而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其他原因。
天下沒有任何一個地區的考核,能夠保證絕對公平。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惱,每個個體所面臨的環境,也做不到絕對的公平。
聶雪華之所以多嘴,是覺得,吳軒奇的這個同學,但凡是讀了博士,就應該不會去到宜市第一人民醫院,而會至少在省級城市混,因為他有這樣的專業能力。
一般只要是醫院裡的主任不是個傻子,就只需要一些鋪路的關係戶,而不要一個做事的人,都會把這樣的人才留下來。
當然,眾人也沒有把特別多的目光,完全集中在吳軒奇的同學身上。
因為隨著操作的進續,吳軒奇的那位同學,也終究是暴露出了後勁不足的‘缺點’。因此,與他隔壁、也同樣參賽的、方子業被科普過的寧進東比起來,就沒有太多的特色了。
聶雪華和吳軒奇二人,也是被寧進東的操作行進吸引了去,聶雪華此時就只剩下了略落寞的喃喃:“寧進東的天賦還是真的強啊,真是可惜了。”
“是啊,為了東哥的事情,薛老教授不止一次的後悔過。”
“可也沒辦法,當年,東哥在碩士階段,並不算出彩,而且,作為東哥導師的薛老教授,也是即將退休,不再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所以就沒做特殊的安排。”
“可東哥個人,其實也是幸運的,得到了中心醫院王主任的賞識……”吳軒奇講著。
而後又問:“雪華哥?如果按照,剛剛董教授位於登堂入室的接近天花板算,東哥現在可以到什麼樣的水平啊?”
方子業聞言,內心暗自一凜,豎起了耳朵。
其實,方子業很多時候都猜測,其實在練功房裡,設立了這麼多不同的練習材料和練習的方式,是很多教授,對不同的水平,有一種不泡麵板化的認知。
只是,從來都沒有人提起過類似的理論。
方子業知道,有可能是自己還沒有到這一步,所以就沒人和自己提起。
倒是,對於登堂入室這四個字的描述,方子業曾經聽到自己的老師袁威宏講過一次,那就是以可以做示教手術的水平為起點,明確地劃分出來了一條分界線。
到此之前,都是沒有正式入大門的。
而要做教學手術,其起點就是,對手術非常熟練,不能有任何差錯,能夠不被別人找出手術操作裡面的漏洞,需要非常熟練的同時,要完成當前國內和省內業界對一種手術標準流程的絕對認知。
這難度可不低!
想要做示教手術,而不丟人,一般至少都是非常厲害的副教授和教授,才敢去賣這個臉的。
方子業自行透過面板猜測,可能4級,就是登堂入室的標準。
然而,4級的學識點階梯是5000,每1000點學識點作為一個階梯。
但,一個技能從1級到4級,總共需要消耗的學識點不過就是550.
這裡面的區別,可能就是天才和天才之間的差距,會讓天才絕望這個形容詞。
聶雪華聞言說:“應該是第二個或者第三個吧。我好像是聽人說起過,寧進東他學一臺手術到示教手術,只需要半年時間,潛力指數可以到10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