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勇教授和謝晉元副教授在那裡起頭開袁威宏的玩笑,袁威宏也不在的情況下,就連王元奇師兄也開始出手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方子業這個學生就只能是耷拉著陪著笑臉了啦。
沒辦法啊,袁威宏的飄,那是在科室裡都有名了的。
聽著伴奏。
玩鬧了一會兒,鄧勇教授才把話題收回到正位置:“元奇,志名,你們兩個參賽,打算是拿個幾等獎回去啊?”
“去年的袁威宏,可是捧了個特等獎回家呢!”
玩笑歸玩笑,但鄧勇還是希望王元奇這樣的博士,開玩笑要有個度,有些玩笑不是你這樣的下級可以開的。
袁威宏是有點飄,但人家的實力也是有的。
可以這麼說吧,如果不是袁威宏在博士期間的成果被放了空,而且今年的面上課題基金,又落了水,估計他現在的優青都握在了手裡。
科研積累,是靠著時間堆積起來的,一點一滴,並不能跳躍。
有了虧空,想要補足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袁威宏的專業能力是很強的,否則鄧勇教授也不會在袁威宏入職那一年,沒有要自己的學生,而是把袁威宏留了下來。
王元奇的表情立刻一滯:“師父,我們這些學生,還是重在參與吧?”
“這主舞臺,都是大哥們的秀場啊。”
雖然王元奇在博士入學階段,是透過絕對的專業能力進來的,可也還到不了可以拿到好名次的地步。
就連袁威宏,在去年,也只拿到了一等獎,就知道這個比賽,內卷程度是相當高的。
謝晉元聽到鄧勇把話題轉移到了這裡,也是幫口道:“鄧教授,元奇還是太年輕了,但估計拿一個三等獎是比較穩妥的。”
“想要進到二等獎,也是比較困難。”
“我想一下啊,去年的一些人應該是不會再去參賽了,比如說袁威宏、省人民醫院的申濤,還有同濟醫院的龍源……”
“今年,我聽張子曦講,比較有競爭力的有協和醫院的龐述和邢芳,同濟醫院裡創傷外科的陳泰臨還有一個博士,去年就拿了個二等獎來著。”
“另外還有省中心醫院的寧進東,今年估計就是這些人,可以拿一等獎吧,其他人,都很懸。”
“子業努力一下,估計有可能拿一個二等獎下來。”
謝晉元是副教授,所以他記得的人,一般都是三十多歲,已經參加了工作的優秀人才,至於一些參賽的學生,或許在他們所在的年紀比較亮眼,但終究,還是太年輕了,還需要時間的累積。
王元奇馬上舔了舔嘴唇,看向方子業的眼神,帶上了羨慕之色:“子業這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巔峰了呀?”
“博士階段,就能夠拿到二等獎的人,還是少之又少的。”
青年醫師大比武,只要是青年都可以參加,但是,一般而言,參賽的時候,能拿到獎勵的,還是大齡青年。
靠前的也都是接近三十五歲年齡線的人。
並非所有人都是劉煌龍教授這般的“奇葩天才”,僅僅三十六歲,就已經成了正高,在他博士期間開始‘出道’時候,就已經在手外科開始咔咔亂殺了。
“子業盡力就行,不要有壓力啊。”
“這一次的比賽,為了避嫌的話,我們創傷外科和手外科的教授,是互換了位置,作為考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