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勇聞言非常懂事地補了一句:“張老師,用技術打的,最多隻算打手,不算打臉吧?”
“我覺得不太疼。”
打臉分很多種,一種是囂張跋扈後被打得生疼,有一種是強行打。
方子業的這種,很明顯是默默地透過自己的技術,使得之前張老教授的話無所安放。
同樣的話,鄧勇也同樣說過。
張全看了看鄧勇,笑著繼續進行著椎管的減壓手術:“年輕人技術好,這是好事。”
“我開始工作的年代,那時候就只講技術,誰掌握得技術更多,更高,誰就更厲害,能掙到的錢也多。”
“現在其實也是一樣,只是技術的層面更加寬泛,不僅僅是手術技術是技術,其餘的,比如說資料統計能力、科研能力、基礎實驗、動物試驗的能力,都可以稱之為技術。”
“任何存在壁壘的東西,都可以稱作技術。”
“小夥子,加油。好好幹,爭取讓其他方面的技術,和你的臨床一樣優秀…多發幾篇文章,爭取多發點論著型別的高分文章,七八分啊這樣子……”張全還只是停留在方子業一年前畢業答辯時的記憶。
在張全看來,要適應如今這個年代,僅僅只有技術,肯定是不行的。
不過,張全教授的話才說完,他身邊的下級就低語了一陣。
張全咻地一下子抬起了頭,看向方子業。
這場面還真就是尷了個尬。
以方子業目前的科研積累,輸出力已經非常非常非常強勁了。
張全剛剛的勉勵,彷彿是在對一個已經去京都大學讀書的碩士說,你要好好學習,爭取以後能上一個不錯的本科,前途可期。
方子業聽了都抬起了頭,語氣玩笑但又誠懇:“謝謝張老師指點!”
張全則看了看自己身邊的主治和副教授,咂舌起來:“現在的年輕人,都已經這麼猛了麼?”
張全是真的意外啊,方子業才多大,二十幾分的高分文章掛在身上的就不止一篇了?
但凡張全能有一個,他如今可能早就是“長江”了。
方子業也不怕被壓死?
“嗯嗯嗯,嗯嗯嗯。”脊柱外科的住院總黃曉明猛地點頭。
“張老師,平時科室裡的邱主任總是說我們年輕人要雄起,年輕人要雄起,我們都不敢搭話。”
“邱主任是在對標子業呢。”
聲音可委屈了。
方子業目前的成就,哪能是普通人可以對標的?
一個外科醫生,科研積累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內科科研型博士的科研積累還要雄厚,這TM一般人玩個蛇皮?
內科的科研型博士,不需要學習什麼專科操作,只需要學習理論和做科研,沒日沒夜地待實驗室就可以,那也只有非常少數的人可以發十幾分的大文章,偶爾會出現一兩個甚至可以發nature的。
但她們都是透過時間和資質一起熬出來的。
方子業倒好,專業專業厲害得一塌糊塗,連科研都牛得五大三粗,絕大部分人,面對這樣的絕對實力,只有絕望,沒有第二條路。
張全道:“那我到時候找邱連華和曾全民去聊聊,給年輕人的壓力太大了,也是不行的。”
脊柱外科,兩個病區。
兩個病區主任,分別是邱連華與曾全民,張全則是脊柱外科的行政大主任,統管科室。
“張老師,您要去找,可千萬別說是我們告訴您的啊,不然的話,邱主任轉身來找我們麻煩,我們也是頂不住的。”黃曉明討好似的說。
張全卻不再答話了……
手術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