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室外,仍然有病人和家屬陸續前來,且還有低沉的埋怨聲。
是後來排隊的病人在問,‘怎麼這麼久啊?’
‘還好啦,這是治病又不是買菜稱稱,你是沒看到之前那位大兄弟,在裡面搞了半個多小時才出來。’有人比較熱情地回覆。
‘醫生就這麼多,操作室也就這一個,只能慢慢排啊,就想著自己沒掛彩,權當是比其他人的運氣好一點點了吧。’也有看得開的人勸……
人多,不能擠的,本來大家都是要麼骨折要麼脫位,再一擠來擠去,碰到了誰,那就是找不自在。
哪個在這裡的人不是病人,身體上不痛?
張晉川寬厚的肩膀,敦實的個子,非常有骨科醫生的壓迫感,往門口開啟門後一站,就自然而然地會讓最靠近他的幾個病人不自覺往後縮一下。
張晉川身材很壯實,說他胳膊有一些女孩子的大腿粗,完全不是玩笑,而且看起來絲毫不臃腫,嗓門兒此刻也是拔高了幾個調:“大家辛苦排一下隊啊,我們要對每一個病人負責,大家一個一個來,切莫擠到摔倒了。”
然後被張晉川引進來的病人,大概四十歲左右,胳膊無力耷拉著,也是本地人,在門口抄著本地口音:“快快快,把把片子給醫生,我就進去了。”
他穿著皮鞋,身著正裝,裡面穿著的是襯衣。
但這會兒,他自己就讓自己的老婆把襯衣的袖子給剪了,西裝半套,袖子掛在了身後,如同袈裟一般地往裡走進。
“主任,我是要躺著還是坐著?”他第一時間就看向了年紀比較大的薛濤,還多看了旁邊的方子業一眼。
畢竟此時薛濤還和方子業在閒聊,且言語中有幾分尊敬的意思。
人到中年,如果連這樣最基本的察言觀色都不懂的話,那就廢廢了。越是陌生的領域,越要懂得看人下菜。
所以他靠在床旁後,也打量著戴著口罩的方子業。
個子不算高,估計接近一米八,整個人很精神,雖然沒有張晉川看起來那麼大塊頭,可肌肉卻也結實……
他打量方子業間,方子業就走向了他,說:“大叔,您這裡,是怎麼回事,怎麼受傷的啊?”
情況緊急,問診和閱片同時進行,然後再查體。
不然的話,正常的接診程式就是先問診,後體查,然後再閱片。可必要的時候,時間就是第一資源……
中年一愣,可也主動接過話來——
“我這就是車偏了之後,這隻手,緊緊握住了東西,它偏倒後,我還握著,下面的醫生說幸虧我握得夠緊,所以只有脫位,不然就是掛彩了。”中年還有些自嘲地開著玩笑。
詢問病史與閱片,都符合前脫位的病史特徵……
可方子業仍然不敢跳過體格檢查這一步,越是繁忙的時候,精準的診斷,才是加快速度的第一要務。
方子業前去給病人做體格檢查時,旁邊的薛濤和張晉川二人一邊閱片,一邊再仔細確診,要完全排除隱匿性骨折。
確診關節脫位,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一項都不能少。
而且,除了確診,還得排除診斷,但凡是脫位伴隨著骨折的話,那麼就沒有必要手法復位了,直接去做個骨牽引,讓病人在病床上躺著吧。
有骨折的脫位,你復位個毛線。
基本能確診後。
薛濤便對病人說:“你這個情況是肩關節前脫位。需要手法復位,在這裡順便籤個字,我們才能夠對伱進行手法復位,並且打一下石膏,然後……”
情況緊急,薛濤來不及和他多廢話,本來正常的就診流程,需要詳細談話,但是人數太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走。
大概的事情就那麼多,風險也就這些,再怎麼談,也就是浪費時間。
必要的時候,會省去一些環節。
“好的,你要不找我老婆去簽字吧,我這寫字的利手啊,動不了。”病人指了指右胳膊,雖然覺得簽字頗為麻煩,但是現在至少有個專業的醫生管他,便如同遇到了救星。
這一次,他可算是真的受了苦,從現場到急診科,就等了好久,在急診科又等了好久,然後在骨科創傷中心的門口,又等了好久。
他欲哭無淚,畢竟啊,之前幾個著急、且自以為自己很有關係,在找關係之後,醫院還不給插隊看的鬧事兄弟被蜀黍直接帶走了,中年就老實了。
找關係,那是平時時候,醫院裡偶有的情況。
但是發生了大急診的情況下,誰敢鬧事,那就是直接讓恩州的領導別想幹了唄……
“跟我這邊來,我們不在這個操作室裡面進行復位。”方子業在看到門口,病人的老婆已經簽字後,查體的雙手變為扶著患者的患肢,再用嘴巴對患者指向門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