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面對他們的,只是一具燒焦的,已經無法辨識面容的屍體?
呵,誰知道呢……
望著明月,楊霄心中有感,於是當即大筆一揮,在燈籠上寫詩一首: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徐凝創作的一首七絕詩,懷人,亦懷鄉。
意思很簡單:蕭娘那柔嫩的臉頰難以承受眼淚,那桃葉一般的眉尖可以顯露出相思之愁。天下的明月夜若是總共有三分,那麼肯定有著二分都是在揚州。
當年楊霄背這首詩的時候,只能懂得詩的意思,但是卻不明白詩的意境,如今,楊霄身在異鄉為異客,倒是能夠感同身受到幾分。
楊霄輕嘆一口氣,收筆。
這時楊玉瓊也已寫完,好奇的看著楊霄問道:“小侄兒,你寫的什麼呀?”
說話間,楊玉瓊湊近過來,讀起了楊霄燈籠上的七絕詩。
“不太明白什麼意思呢。揚州是哪兒啊?”
楊玉瓊疑惑的眨動著美眸。
“隨便編的地名。”
楊霄搖頭微笑。
“原來如此,不過這首詩讀起來很順口,沒看出來我的小侄兒竟然這般有文采,來,姑姑親自給你寫上名字。”
楊玉瓊莞爾一笑,拿著筆,在詩的後面,寫上了“楊霄題”三個字。
楊霄搖頭苦笑,又不是我寫的詩,寫我的名字做什麼?
不過他也沒有計較,總不能又把名字勾了吧?
楊玉瓊又是想要檢視小嬋的所寫。
但是小嬋卻是用力抱著燈籠,說什麼不讓楊玉瓊看。
“那我們就去放燈籠吧。”
楊玉瓊沒辦法,只好領路,帶著兩人穿街而行。
這條街道直通城外,因此,當三人走到街道的盡頭,便是已經來到了帝都城的城外。
一汪晶瑩的湖泊映入眼中。
月光之下,湖水波光粼粼,不少人都在湖邊遊玩,顯得頗為熱鬧。
“此湖名為九霄湖,由上游的八條河流匯聚而來,最終形成一道出水峽口,最終與怒滄江相連,所以這九霄湖,也相當於怒滄江的上游。”
楊玉瓊柔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