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老太爺就給了狄三郎夫妻一些東西,算是賠償,同時要求對於這件事是絕口不提。
狄三郎夫妻不得不應下。
在他們心裡,恨不得給老太爺兩記耳光。
於是結乾親的時候,狄三郎夫妻打定注意要給兒子找個後臺。
那麼餘穎就看中。
最終認了乾親,也算是給阿和找個小夥伴。
而餘穎在收穫了一套房子外,還是決定按著原本的計劃做。
因為城市是偶然住一下還好,但不適宜長期居住。
有很多東西在這裡,是無法開展。
最終,餘穎一家人打算定居到了璐江那裡的一個小漁村。
之所以選擇那裡,是因為餘穎在查過地圖後,感覺那裡可以建一個港口。
一旦港口建立起來,可以去更多的地方。
現在的社會還是以畜力為主,貨物的運輸在陸地上靠人拉馬駝的,實在是運量少。
但水上運輸就會好很多,那麼建立起一個碼頭,很掙錢的。
當然,所有的航線都要探查一遍。
有礁石的地方不標註出來,會有很多危險。
餘穎之所以選擇那裡,還因為那裡的人絕對不會認識廖家的人。
那麼,就能給孩子一個安全成長起來的地方。
另外,這段時間裡,餘穎已經看見亂象,大鴻朝的弊端一天天暴露出來,這個皇朝不知道還能拖多長時間?
時間很緊。
港口那裡,還能成為一個踏板。
盤算好這一些之後,餘穎又把原主的記憶梳理一遍。
說起來餘穎說自己姓氏的時候,用的是原主親孃的姓,也就是胡姓,那家並不怎麼太出名。
因為是武將,是廖家的屬下。
等等,廖家的成年男丁已經死絕,那麼胡家的情況怎麼樣?
原主記憶中沒有一絲絲胡家的訊息。
因為她就沒有見過外祖家的人,自然對胡家沒有什麼感情,即使是她的外祖家。
唯一聯絡的就是有點血緣關係。
餘穎琢磨著。
這一次廖家死光,只怕胡家也是不好。
當然,真的說起來,原主在京城裡,應該還有別的親戚。
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和原主就沒有太多的聯絡。
畢竟就算是有些親戚關係,但不等於那些人和皇帝的其他妃子沒有關係。
要知道那些高官的家庭之間,相互聯姻。
只要想找,總是能找到那些高官相互之間的聯絡。
於是一個無子的皇后,雖然沒有人埋汰,但也沒有太過關心。
甚至訊息靈通的人士,知道所謂的帝后和諧,更多是為了按廖家人的心。
那麼,餘穎自然不會為原主其他親人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