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承儒一番思量後,微微嘆息一聲,只要不會對林福兒構成威脅,有些江湖關係,對林福兒來說反而是好事。
這地兒距離嘉蘭學府不遠,而嘉蘭學府所在的嘉蘭縣,距離建安府不過半日行程,聽了於承儒的建議,眾人索性跟於承儒一起前往嘉蘭縣。
打算明日一早,前往建安府。
來時浩浩蕩蕩跟了幾十人,有驚無險的找到了林福兒,隨行眾人便紛紛折道返回,只蘇仁德、林三叔以及陳世懷幾人跟著。
林三叔和蘇仁德,都是林福兒家中長輩,陳世懷這趟出來,除了幫襯林福兒,多少也存了些與於承儒、乃至建安府尹結識的心思。
陳世懷的兩個兒子,都在外求學,都是肯學的孩子,可惜陳世懷接觸的大都是小地方的商人,與官家以及學識淵博的大儒,沾不上邊兒。
他一直想給兒子拜位高師,苦於毫無門道。
今日見到於承儒,觀他品貌,聞他言談,都猜測其身份的不凡,尤其是於承儒與建安府尹明顯相識的關係,引起了陳世懷的注意。
陳世懷想趁機結交,心裡想著或許能給自家兒子尋覓一位良師。
但他並沒有因自己存了私心,而覺得有愧於林福兒,他做事向來光明磊落,就算這個契機合宜,能讓他結識到建安府尹,他也必定坦蕩面對。
不過,怎麼說,能與於承儒結識,也是借了林福兒的光,這一點陳世懷記在心裡,想要認林福兒做義女的想法,越發當真。
嘉蘭縣郊的嘉蘭江旁,那座幾乎被人遺忘的學府近來被修繕一新,裡面的學子也多了起來,不僅多了,那些原本不過是來識個文斷個字、衣著隨意的學子們,都換上了統一服飾。
天青色的長袍上裹著藍色的衣邊,看上去清清爽爽,乾乾淨淨,甚至多了幾分書香味兒。
馬車在嘉蘭學府門前停下時,陳世懷的心情是最激動的,嘉蘭縣的這所學府他是知道的,但聽說猶豫多年不曾出過秀才,甚至連童生都沒出過,已經漸漸沒落。
沒想到,竟然重獲了生機。
見學府內行走的人,見著幾人時,向於承儒恭敬施禮,他們才知道,原來於承儒是這所學府的府院長。
“剛剛依據此地,府上尚未收拾妥當,委屈幾位來這裡坐坐。”於承儒重塑這所學府之前,是抱著嚴格管理的打算的。
新院規上,甚至打算添上一筆,封閉式管理。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
林福兒剛剛遭受了那麼大的事兒,想要將小丫頭留下,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與其苦勸不下,錯失聰明的小丫頭,留下遺憾,倒不如打破成規,帶幾人進來看看,想來真正感受到學府的氣氛,蘇仁德和林三叔定會同意將小丫頭留下的。
於承儒料想的不錯,蘇仁德和林三叔都是老實巴交的莊戶人,即使曾經念過幾年學,那也是小地方的學堂,哪裡見識過如此規整的學府啊!此刻已經完全被學府的氛圍觸動到了。
林福兒更是睜大了眼睛,東瞧瞧、西看看。
她前世也是多年讀書的學子,但那感覺完全不一樣,眼前這些身著長袍、步伐平穩,動不動就彼此施禮的情景,有種走進了古畫卷中的感覺。
求學氣氛從未有過的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