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貓貓頭的粉絲,還是消費者,也都意識到,糖墩墩又要上市啦,這回產量夠大,終於不用搶了。
還記住了一個名字,酥山。
——
第二天,貓貓頭又發了一個影片,名字叫《年終總結之二,擁抱新時代》
還是亂七八糟的演播廳,還是搞笑的臉對臉可著一個人薅。
不過這次,觀眾們隨著羅少安的鏡頭,來到了雅安。
蒙山中的一個小山村。
在這裡,有一位大學生村官。
在兩年前,小滿一號剛剛出現的時候,就聯絡到清音農業,將小滿一號豌豆顛帶回了村子。
經過兩年的種植,積累了大量經驗,並帶領一部分村民致富。
而今年十月,小滿一號正式透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稽核,同意頒發品種審定證書。
允許投入市場之後。
更是將小滿一號豌豆顛作為全村主要產業。
短短兩個多月。
小滿一號已經種過一輪,收了十茬。
豌豆顛產量高啊,太高了。
本地根本消化不完。
大學生村官在尋找線下銷路的同時,又帶領全村積極進行網路銷售。
也就是開網店。
但他開的網店,可不是隨便註冊一個就完事。
而是吸取了之前農戶自發的粗放經營,不專業,沒技術,質量不穩定,議價能力弱等問題。
聯合了附近多個鄉村,以合作社為單位,開設多個網店進行銷售,為了搶廣告位,多店增加曝光。
並設立專門場所和人員,進行統一服務、統一把控質量、統一標準、統一售後,並以集體與快遞物流耗材等企業進行議價。
又鑑於許多外地顧客不會吃豌豆顛的現狀,開發了小程式,掃碼獲得推薦做法,圖文影片菜譜送到眼前。
其效果嘛。
以二十元,4.5斤豌豆顛包郵的價格,各家網店最低月銷售八萬多斤,最高的月銷超過十三萬斤。
月收入上百萬元。
實現了全村家家萬元戶。
並吸引了多名年輕人返鄉,共同將村裡的豌豆顛賣向全國……
最後,同樣是一張照片收尾。
村裡的老人放下袖子,年輕人挽起袖口。
可以理解為交接,也可以理解為傳承。
更可以理解為——後繼有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