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袁天罡邁步走進御書房,躬身給李世民行了
“嗯,袁愛卿不必多禮,且在一旁坐下吧。{第一看書}”李世民輕點了點頭,把手上的奏摺放到桌案,揮手示意袁天罡落坐,然後開聲向他問道:“袁愛卿此刻求見,可是有什麼要事?”
記得上次召見袁天罡時,正是天下大旱之期,找他來詢問了一下雨期,後來三原出了柳一條的‘柳氏水車’,乾旱之事便不足為慮,李世民沒再在意,所以雨期之事也便不了了之。
現在袁天罡到此,莫不是這天,要下雨了?
“回皇上,”袁天罡拱手一禮,回稟道:“昨夜微臣夜觀天象,現天上星雲暗淡,似有一股寒氣從東而來,直撲星宇,微臣斷定,兩天之後,大唐境內,必有一場遍佈廣泛的連綿大雨來臨,故此微臣特來向皇上稟明。”
觀測天象,推算曆法,是火山令的職責所在,現今天象有異,還隱有大災之象,袁天罡這個火山令,自是要親自前來與李世民稟報一聲。
“兩天後?”李世民的眉頭一皺,兩日後不正是粟谷大熟之期麼?這個時候下雨,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雨勢,還有雨期,袁卿可能推算得出?”李世民不由得站起身來,看了袁天罡一眼,出聲向他詢問。
“雨勢磅礴,雨期有半月之久,且遍佈甚廣,大唐國境之內。幾乎各部都會受到波及,這一次,怕是會有一場大的水患,望皇上能早做準備!”袁天罡低頭躬身,小聲地向李世民回稟,像這種預視著天災之類地星象,是他們最不願見到的。
半個月的雨期,水患。{第一看書}還有這一季的莊稼。李世民的臉色有些不善。剛剛捱過六個月的大旱之災,難道現在,還要再迎來一場大水之患麼?
李世民來回走了兩步,思量著該如何去部署應對,袁天罡的本事,李世民自是知道,所以對袁天罡的話。李世民也沒有多做懷疑,揮手示意袁天罡下去,李世民向一邊地內侍總管李然吩咐道:“李然,你去將中書令房玄齡,工部尚書陶顏德,還有太子給朕請到太極殿,朕有要事與他們相商!”
“是,皇上!”李然也看出了李世民眼中地焦慮。知道事態緊急。微向李世民行了一禮之後,便小跑著出了書房。
天要下雨,非人力所能阻。就像前陣子地乾旱一樣,沒有人能改變天氣的變化,現在李世民能做的,也只是儘可能地減少一些損失而已。
搶收莊稼,搶修河堤,疏散人群,急呼叫於賑災的物資,爭取能夠把這次即將到來的災禍損失,降至最小。
李世民在書房裡來回地走動,心裡沒有了一絲的安寧,不覺地,他竟又想起了柳一條來,面對著這樣的水災,那小子會有什麼好地辦法嗎?
嗚~!李世民輕搖了搖頭,柳一條雖有才幹,但是這水患,不比農事,卻不是任誰都能治得住的,他想得太多了。
在長安城裡傳出搶收莊稼的佈告之前,柳一條就已經果斷地帶領著他手下的佃農,揮舞著鐮刀,開始收割起了地裡還不是很成熟的粟米。
李德臣的腿,翁玉的經驗,地上亂爬的螞蟻,還有那些不停在水面上熱情呼吸地大頭魚,無一不在告訴柳一條,要下雨了。
所以,在得知訊息地當天下午,柳一條便不顧著天氣的炎熱,抄起了家中的簡陋鐮刀,召集了手下全部地四百佃農,在周圍一些農戶詫異的目光裡,湧進了他那三十三頃的粟米地裡。
搶收,爭取在下雨之前,將地裡的粟米全部收回倉裡,不然,一下雨,一連綿,他這地裡的莊稼,怕是都會再長出一層青綠來,了芽兒的粟米,還能要麼?
在心急火燎的同時,柳一條也沒忘了,派馬成去了一趟三原,也跟著公孫府和楊府招呼一聲,把人情送去,對於他們聽與不聽,柳一條也沒有多去在意,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他也幫不上忙。
三十三頃地,很多,不過在四百口人面前,它又顯得很少,只用了一個下午,連帶著一個晚上的時間,所有的穀子都被收割了出來,柳一條揮了揮鐮刀,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這一晚上的忙碌,可把他給累了個夠嗆。
不過,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