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您快快決斷吧。”審配見袁熙沒有拒絕使者,也打消了坑害袁熙的念頭,順水推舟,想快些救回袁尚。
“既然如此...。”袁紹拖著長長的聲線,心裡已經決定答應荀惲,互換俘虜。
“不過...。”
就在這時,袁熙話鋒一轉,又道:“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的兵力大幅度縮水,我認為......還是再等等為好。”
“熙兒,你這話是何意啊?”
袁紹皺起眉頭,心裡有些不滿。
袁熙也感覺出來了,不過沒有慌亂,他示意袁紹把帳中的文武們都屏退,也包括曹操的使者荀惲。
袁紹會意後應道:“好,請使者歇息片刻,待我決定之後,再傳你來見。”
“你們也都退下。”
“遵命(諾)...。”
包括荀惲在內的所有人,都帶著疑惑的目光,離開了大帳。
袁熙慢慢的站起來,走到袁紹的面前,抱拳說道:“父親想救回被俘的將領,安定軍心。孩兒非常能理解。可是......孩兒認為時機未到。應該暫緩。”
“為何要暫緩啊?”袁紹沒明白袁熙的主意。
袁熙道:“父親請想......現在是什麼時候?我們隨時有可能和曹操大戰。那些被曹操俘虜的將領,都極有可能被曹操勸降。父親把他們救回來,準備如何安置?還繼續執掌兵權嗎?如果在我們與曹操大戰的時候,他們臨陣倒戈,那我們豈不是自掘墳墓?如果不給他們兵權,又會令他們寒心,甚至生出怨恨,繼而投靠曹操,對戰局不利。”
“再則,曹操俘虜了我們的將領,我們也俘虜了他的將領,雙方都有人質在手,他也不敢殺害我們的人。咱們先擱置交換俘虜的事情,等戰爭結束了,再換也不遲啊。”
“等消滅了曹操,天下將歸於父親,到那時候,被俘的將領們,也只有效忠父親。父親也用不著再防著他們。不是更好嗎?”
袁熙的詭辯令袁紹遲疑了些。
他本來已經打算與曹操交換俘虜,招袁熙前來,也不過是為了考驗一下袁熙。可是沒想到,把被俘的將領救回來,會存在這麼多隱患。
想想張繡那個賊子,就是臨陣倒戈,才令他功虧一簣。
如果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袁紹不敢保證自己還能承受這種打擊。更不敢想象戰事的結果。
袁紹點點頭道:“你說的很有道理。”
“父親...。”
就在袁紹準備要答應袁熙的時候,袁熙察言觀色,又抱拳道:“孩兒只是建議父親,暫緩交換俘虜。如果父親覺得,孩兒說的不對,便同意那使者的請求。孩兒即刻招他來見。”
袁熙作勢欲走。
袁紹抬手道:“不必了...。”
“父親的意思是?”
袁紹很欣慰的把袁熙拉到近前,緩緩的道:“你說的很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兩者之間,我必須選擇其一。我身為河北之主,三軍的統帥,不能因為要救自己的兒子,就置三軍於不顧。如果換回被俘的將領,再有人效仿張繡,那我們的處境會很危險。所以,我同意你說的,暫緩此事。你去告訴那使者,讓他帶話給曹操,就說我會親手斬下他的頭顱,再救回被俘的將領。讓他洗淨了脖子等著。”
“遵命。”
袁熙暗暗歡喜。
有了袁紹這話,曹操想救回曹仁、于禁、樂進的計劃,基本上告吹了。而他也能死死的抓住于禁和樂進,一旦有了機會,就說服招降,增強幽州軍的實力。
至於曹仁嘛....
袁熙倒是不介意拿出來,換回被俘的袁軍將領。反正曹仁是不會歸降的。但是,必須由他親自去換。只有這樣,才能令袁軍將領們感激,才能為接管河北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