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在沈浪的建議下,崇禎任命鄭芝龍的四弟鄭鴻逵為鎮江總兵,算是提前下了一步棋,為鄭芝龍準備的。
南都那些反賊另立朝廷時,自然也拉攏過就在應天府旁邊的鄭鴻逵,許以重利。
可鄭鴻逵不是孤家寡人,很多時候還需要考慮到福建方面整個鄭氏集團的利益,畢竟鎮江只是鄭家勢力延伸到南直隸的一條觸手罷了。
鎮江可以丟,丟了走水路就可以回到福建,福建水師在整個大明都是數一數二的,無人可擋。
但福建也是鄭家的大本營,可不能丟,萬事以福建的利益為先,這一點鄭鴻逵是考慮得很清楚的。
所以南都那些人拉攏他的時候,他沒有拒絕,也沒有立即答應,以模稜兩可的態度保持著中立,準備待局勢明朗一些再作決定。
南都監國朝廷那些人,雖是庸才,但也能意識到,如果鄭鴻逵不加入進來,態度不明,對應天府的威脅很大。
可他們又知道,鄭家的水師力量很強,真的派兵進入鎮江武力壓迫,鄭鴻逵很大的可能性是逃到大明海。
無法將其消滅,反而還將鄭家徹底得罪,得不償失。
所以此事便拖了下來,讓鄭鴻逵安然的呆在了鎮江,準備再想辦法,以其他稍顯溫和的方式讓鄭鴻逵就犯。
可是沒想到,局勢變化如此之快,僅僅一月時間,沈浪的大軍就佔領揚州府,與應天府只有一江之隔了。
同時,黃得功部也從和州、太平府嚮應天府威逼,蘇松總兵王之仁部也在蠢蠢欲動,南都一時之間似乎四面皆敵。
此時,在鎮江的鄭鴻逵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因為鎮江的江對岸就是瓜洲,若是鄭鴻逵投了沈浪,不但不阻攔,還接引沈浪大軍渡江,那應天府的陷落恐怕就在旦夕之間。
可若能夠將鄭鴻逵拉攏過來,即使打不過,起碼還有一條比較不錯的退路,可以跟隨鄭鴻逵一起逃到海上,然後再到福建逃難也比落在沈浪手上強。
沈浪的勇衛營在地面上是很厲害,可到了海上,也一樣抓瞎。
所以,已經預感到南都要滅亡的權臣開始尋找各種出路了,那些知道自己即便向沈浪投降也難逃一劫的勳貴,大多把注意打到鄭鴻逵身上。
鎮江鄭鴻逵的府邸門檻都快被這些人派來的說客給踏破了,那些人為了保命,是真的捨得下本。
鄭鴻逵覺得,自己要是趁機撈一筆,恐怕都能趕得上老大海上一年的生意了,因為這些南都的勳貴是真的有錢。
若是時間充裕,儘可能的誘騙一些人帶著所有家當跟著自己一起逃命,等到了海上把他們統統丟進海里,那真是發大財了。
財帛動人心,鄭鴻逵是真的有這般想過,畢竟這不是幾萬兩、幾十萬兩,很可能是幾百萬兩,甚至是以千萬兩計的。
要是換成其他人,有鄭鴻逵現在的條件,還考慮什麼?直接幹啊。
可鄭鴻逵是出自富可敵國的鄭氏家族,敢為了錢財和利益去冒險,但也能經受住巨大財富的誘惑。
透過沈浪對劉澤清的態度,很明顯,這廝是真的下得去狠手的。
看看應天府那些酒囊飯袋,幾乎已經成了沈浪的囊中之物了,這個時候向這些人下手,無疑是虎口奪食。
不但會徹底得罪沈浪,恐怕也會得罪陛下。
一旦沈浪發狠,直接兵臨福建都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