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沈浪聽說劉澤清已經被大卸八塊,心裡是有些震驚和鬱悶的。
因為他原本的目的是要將劉澤清活捉的,然後再將這傢伙給凌遲,以儆效尤。
現在好了,都被大卸八塊了,還怎麼凌遲。
更鬱悶的是,還不是他沈浪的人卸的。
看著馬化豹等一干膽顫心驚的投降將領,沈浪淡淡的問道:“防禦沐陽城北城的主將是誰?”
馬化豹心頭一凜,暗道這沈浪果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報復。
他連忙道:“回督師大人,正是劉澤清的侄子劉之幹,在劉澤清伏誅之後,末將第一個想到便是誅殺此賊,如今此賊已然伏誅。”
沈浪點點頭道:“如此甚好。”
“還有其他守衛北城的叛軍,都是十惡不赦之反賊,殺無赦……”
馬化豹瞳孔微縮,這怕是有幾千人吧。
暗道好險,老子還得謝謝你劉澤清,謝謝你不夠信任老子,沒有派老子去守北城,不然老子怎麼都活不成了。
沈浪下達這樣狠辣的命令,並非衝動之舉,而是之前已經想好的。
必須要讓這些不遵命令,甚至還敢武力抵抗的人付出慘重的代價,以起到足夠的震懾作用。
敢不聽朝廷的命令,敢對朝廷的軍隊出手,殺你個血流成河。
不然,各路擁兵自重的軍閥都無法對大明的最高權利中心生出應有的敬畏之心。
此次不顧一切的拿劉澤清部幾萬人開刀,也是如此目的,要讓左良玉、鄭芝龍等人都看到,不要壯著你們人多,我們就不敢對你們下手。
下次再給你們下令的時候,你得掂量掂量,看朝廷會不會找你算賬。
所以,這個時候不能婦人之仁,必須要出手狠辣,崇禎也非常的贊同。
剛好,很多勇衛營新兵手上還沒有沾血,就讓他們用這些叛軍的命來見見血吧。
接下來三天,在沐陽城北城守衛的叛軍,除了戰死的,剩下被活捉的三千餘人,全部被勇衛營處死。
或槍斃,或刺殺,一時間殺得血流成河,殺得劉良佐膽顫心驚。
因為在沐陽城被攻下的第二天,他率三萬多的主力抵達了。
他現在的身份很尷尬,他是率軍來了,但是卻沒能趕上時候好好表現一下。
若是他的進軍速度快一點,或者沈浪大軍的攻擊速度慢一些。
他能夠在最後關頭率軍攻擊一下沐陽城,也可以迅速與劉澤清劃清界限,表明自己是真心來投靠的。
現在,若是沈浪要對付他劉良佐,那就太簡單了,藉口都是現成的。
直接說你劉良佐是來支援劉澤清,將你劉良佐歸為叛軍行列,你劉良佐滿身是嘴也說不清。
畢竟,你劉良佐之前確實是和劉澤清一樣,都對崇禎的命令陽奉陰違,也沒有聽從沈浪的命令,把你劉良佐歸到劉澤清一類,一點毛病都沒有。
若真如此,劉良佐感覺自己會比劉澤清完蛋得更快,因為劉澤清好歹是據城而守。
而他劉良佐,現在就在野外,沈浪要是下狠手,那就只能在野外進行野戰。
建虜的野戰能力夠強吧,但被勇衛營打得滿地爪牙,而除勇衛營之外的大明軍隊,在野戰中遇到建虜,幾乎都是大敗。
這兩相比較之下,劉良佐沒有一點信心在野戰中能夠從勇衛營手裡活命。
所以,在看到勇衛營正在對劉澤清那些部下大肆殺戮的時候,他不知道沈浪將會如何對待自己,能不慌嗎?
不過,他迅速的知道沈浪對他的態度了,因為已經有人帶著沈浪的命令來了。
“劉良佐不遵軍令,杖責一百軍棍,以儆效尤。若敢再犯,定斬不饒。”
這個命令是當著劉良佐一干部下的面下達的。
這雖然有些丟面子,但劉良佐還是能接受,畢竟在沈浪面前,該丟的面子早就丟了,也不差這一點了。
而這也說明,沈浪暫時沒打算像處理劉澤清一樣來對待他劉良佐了,命暫時保不住。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沈浪不是派親信或者勇衛營的人來傳達,居然讓劉澤清的部下馬化豹來傳達這個命令,還要讓他來執行這一百軍棍的軍法。
你孃的,這不是把我劉良佐的老臉按在地上摩擦嗎?絲毫不顧及我劉良佐的感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