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賣報,不一樣的《明報》正式開刊嘍,裡面的內容豐富多彩哦。”
“陛下親自審理國賊,超過百人的京官遭殃嘍。”
“建虜郡王阿巴泰被抓隱情,竟是因為偷豬。”
“勇衛營要招募新兵了,自認能透過考核的可以來看看啊。”
“還有好看的武俠《射鵰英雄傳》,漢家男兒鐵血丹心力拒金國、蒙古兩大強敵……”
“第一期只需十文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哦……”
崇禎十七年二月十五日這天,京師的各條大街上,突然出現一個個斜挎著包裹的少年在叫賣著一種叫《明報》的報紙。
咋一聽起來和京師已經存在的《京報》很像,但是從這些叫賣的少年口中,卻是明顯的感覺這《明報》和《京報》以及各種邸報有著很大的不同。
因為《京報》和邸報主要是涉及到官員的升遷、各地的災情通告、皇家的祭祀等內容,也不向普通百姓販賣。
哪裡聽說過審案的結果、新兵招募,甚至什麼武俠之說。
抱著好奇之心,詳細的打聽了一番,再一掃這《明報》,一份有十多張呢,看起來內容有不少。
才十文錢而已,很多不差這點錢的讀書人先一步嘗試了。
開啟報紙後,彷彿一下子開啟了他們的新世界,不但排版非常的乾淨、整潔,而且內容非常豐富,甚至還分成了很多個類別。
比如時政要聞、近期要聞、英雄烈傳、連載、廣告招募等等。
時政要聞最顯眼,因為就在第一頁正面,而且字很粗很大:泯滅良知,百官深陷通敵、貪贓枉法,陛下絕不姑息。
還沒有真正的看到內容,光是這標題就足以吸引人,一個個拿到報紙的人迅速的沉浸了進去。
“好好好,陛下英明,一下子揪出通敵案和貪官汙吏過百人,還我大明朗朗乾坤啊。”
“堂堂內閣閣老,打壓異己,甚至私底下褻瀆陛下,簡直罪無可恕。”
“魏藻德家中居然被搜出超過五萬兩現銀,堂堂閣老,侵吞民脂民膏至此,果真是喪盡天良、泯滅良知啊……”
“上到閣老、侍郎、大理寺少卿,下到經歷、御史、給事中,咱大明就是被這些人禍害至此的啊,他們白讀這麼多年的聖賢書啊。”
“陛下已然下令,要將這些狗賊及其家眷過千人全部處死,不日押赴法場執行死刑。”
“殺,殺,就要殺個痛快。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匡社稷。”
近期要聞:千里赴大明偷豬,韃子郡王、奴酋努爾哈赤之子阿巴泰終成千古偷豬賊,載入史冊!
這條要聞是阿巴泰偷豬被抓事件,在保安州傳得有聲有色,但是在京師,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更不知道過程。
“你孃的,堂堂一個郡王,竟然去偷豬,還被抓了。”
“韃子嘛,一群野蠻人,除了偷就是搶。明著搶搶不過了,被咱勇衛營打成那樣,所以只能偷了。”
“就是就是,這要聞上寫了,這阿巴泰為了躲勇衛營的追擊,一路上裝扮成流民,飯都吃不飽,餓瘦了幾十斤,所以嘴饞才偷豬,結果……哈哈……”
“咱們得謝謝那頭豬,不然被這傢伙給跑了。”
“是啊是啊,用一頭豬的命換一個郡王的命,太划算了。”
近期要聞:晉商策劃營救阿巴泰,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這標題起的,太有意思了,太貼切了,這些晉商做出如此喪盡天良之事,既是人性的扭曲,又是道德的淪喪啊。”
“這裡面講了,還幸虧晉商策劃營救引起了錦衣衛和勇衛營的注意,所以才佈下天羅地網將他們一網打盡。”
“也正是晉商引出了此次的通敵案,從而讓陛下下狠手揪出這些暗藏的國賊。”
“這些晉商作惡多端,算是無意間做了點好事了。”
英雄烈傳:勇衛營士兵身體被刺穿,抱住敵人大喊“別管我,殺敵。”感動陛下深夜落淚!
“哎,這叫吳大洪計程車兵身世太悲慘了,全家十三口人就他一人活了下來,其他人都被殺而被建虜擄到遼東去了,生死不知,難怪他對建虜如此痛恨。”
“因此在加入勇衛營後,他就暗暗立誓要殺十二個建虜為家人報仇,所以一直刻苦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