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從沈浪手中接過大禮包,很沉重。
王承恩自然不會讓太子自己提著這個東西,連忙拎過來。
由於沒有足夠的心裡準備,沒想到會這麼重,差點閃了王公公的老腰,裡面怕不是有什麼好寶貝吧。
一行三人又迅速的回到養心殿正殿,沈浪第一時間打發走了王承恩,要親自了解一下朱慈烺了。
沒有傳送到大明之前,沈浪便知道朱慈烺的存在,但也只是知道有這樣一個太子。
至於其他的記載,只能查到隻言片語,無法窺其全貌。
但正史中記載了他被抓到李自成面前時,與李自成的幾句對話。
從這短短的幾句對話中,可以看出這少年堅強聰慧,很有膽魄,不是那種嚇得直哆嗦的軟腳蝦,具備了一個優秀帝王的潛質。
正因如此,沈浪才沒有反對崇禎讓他當太子的老師。
不然的話,若是一個無能的二世祖,沈浪真沒什麼心情陪他玩,哪怕是太子,他也會建議崇禎換號重練。
但畢竟這都只是史料中的記載,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所以沈浪想從自己的角度瞭解一下。
於是,他首先出聲問道:“太子殿下,我帶給陛下那些有關後世的史書,你是否看過。”
朱慈烺聽到之後點了點頭,回答道:“看過。”
“那有何感想?”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說道:“慈烺先謝過先生拯救我大明於危難之中,使慈烺一家免遭家破人亡之苦。”
說罷,還向沈浪鄭重的行了一禮。
沈浪上前扶起他,隨口說道:“也許我真的是冥冥之中被太祖顯靈召喚來的呢?”
朱慈烺聽到之後,眉頭一蹙,隨即舒展開來,真的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方才親眼看到先生從那道金門中進出,從幾百年後來到大明,那太祖為何就不能顯靈?
不然先生怎會這般趕巧的出現在父皇面前,而且又是在大明最危急的時候出現。
可能是太祖知曉父皇已然無力迴天,大明將亡,所以才選擇這個時機讓先生出現吧。
而先生出現之後確實拯救大明於水火之中,讓大明渡過了最危險的時刻,甚至是破天荒的重創了建虜入寇的大軍。
這也說明太祖是精心的挑選了一個對大明有用,又不會危害大明的人。
沈浪不會想到自己只是隨意的一句話就讓這個少年想那麼多,如果朱慈烺把自己心中所想講出來,恐怕就要輪到沈浪胡思亂想了。
畢竟,誰敢保證不會真的是老朱家的哪位先祖顯靈把他沈浪弄來的呢?包括那道傳送門的出現都無法用科學來解釋,所以什麼可能性都有。
不過沈浪問朱慈烺的目的不是要讓他感謝自己,所以繼續問道:“殿下,你認為,我大明該何去何從,如何中興?”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才回道:“儘快剿滅流寇,恢復生產;革除弊政,整頓吏治;改革變法,實行新政。”
沈浪眼前微微一亮,總結得很到位,這也是他沈浪接下來和崇禎要一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