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氏騙局”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沈浪卻是低調了起來,連續七天呆在巡撫衙門中足不出戶。
直到潘友利的凌遲之刑被執行,事情的熱度慢慢降低了之後,才和朱媺娖喬裝一番,又出去微服私訪了。
沈浪讓李東華先派人去租了三輛蒸汽汽車,然後一行十多人乘著三輛車便直奔天津港而去,這也是沈浪此行想要觀察瞭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因為港口對於一座沿海城市來說,極其重要。
往往一個優良的港口,不只是帶動港口所在城市的經濟和工業,而是直接會在周圍形成一個經濟圈,很多產業都會圍繞著港口的發展而迅速成長起來。
如今大明的商貿正處於快速成長期,所以港口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距離港口越來越近,沈浪明顯的感覺車流要密集了不少,除了少部分像自己一行這樣的蒸汽轎車,更多的便是蒸汽貨車了。
“咦?集裝箱?”突然,一輛蒸汽貨車迅速引起了沈浪的注意,因為它的後面拉著的,竟然是一個看起來很標準樣式的集裝箱。
朱媺娖迅速被沈浪的聲音吸引了過去,也立即發現了沈浪關注的那輛蒸汽貨車。
去年兩人在寧波港的時候,沈浪就和朱媺娖詳細的講到過集裝箱的概念,所以朱媺娖對集裝箱並不陌生。
朱媺娖輕笑道:“相公,看來科學院已經將集裝箱發明了出來,並投入使用了,皇兄的動作真是太迅速的。”
朱媺娖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沈浪去年從寧波回到京師後,也立即將集裝箱的概念灌輸給了朱慈烺。
沒想到,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集裝箱不但被搗鼓了出來,甚至還得到了使用。
朱慈烺的動作之所以如此之快,是因為他知道,一些小打小鬧的事情,沈浪一般都懶得管,而一旦鄭重其事的提醒某件事情,那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他不敢耽擱,立即放下手頭上的一些事務,將集裝箱的專案迅速立項。
有沈浪提供的各方面資料,集裝箱這種技術難度不是太高的產物,便在短短半年內被髮明瞭出來,並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定下了集裝箱的幾種標準尺寸。
雖然在這長長的車流中,暫時只看到這一輛拉著集裝箱的蒸汽貨車,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在人們發現集裝箱的種種優點之後,肯定會慢慢的普及開來。
在接下來的路途中,沈浪又發現了幾輛拉著集裝箱的蒸汽貨車。
隨著越發靠近天津港,蒸汽汽車的轟鳴聲、汽笛聲、人聲鼎沸的吵雜聲,各種喧囂不絕於耳。
在交管員的引導下,沈浪這個小車隊緩緩的駛入蒸汽汽車的等候區停下來。
留了幾人在車上,沈浪一行八人拿著入港憑證走進了繁忙的天津港港區內。
頓時,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貨物聚散區,無數工人像螞蟻搬家一般在偌大的港區中穿梭著,將一堆堆到港的貨物轉運到各種車上,然後成群結隊的駛出港外,再分散到北方各地。
“唔……太壯觀了……”朱媺娖不由驚歎,因為去年她親眼見識過寧波港的場景,但是眼前的天津港比之寧波港還要繁忙得多。
不過在後世,天津港的貨物吞吐量卻不及寧波港的一半,那是因為寧波港是全球貨物的重要聚散地,但在如今卻沒有這個優勢。
大明現在的港口,主要還是服務於內貿以及東南亞和東亞的貿易。
天津作為北直隸的一部分,緊挨京師,天然的佔據著交通和貿易的便利。
京師也是大明的主要科技中心,一些先進的裝置發明出來,也會優先提供給天津港使用,比如現在的集裝箱。
另外,天津港距離朝縣和倭國也要比寧波港近得多,而在東南亞的貿易中,位於廣東和福建、甚至大員的港口也更佔優勢。
種種因素之下,寧波港的發展自然比不上天津港。
眼尖的朱媺娖抬手一指東北方向,驚喜的道:“相公你看,集裝箱聚散區。”
沈浪隨著朱媺娖指著的方向看去,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牌樓,上面寫著“集裝箱聚散區”六個大字。
“走,咱們去看看。”沈浪立即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