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民沒有想到,自己都已經被黃土埋到嗓子眼了,如今還要被沈浪這個後生給牽著鼻子走。
他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個都可以當自己曾孫的年輕人,會這麼難纏。
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湯若望心裡也有些著急,但是他知道會長是有些固執的,此刻插說恐怕不是個好主意,甚至有可能造成自己內部的意見分歧,那就更不妙了。
既然無法透過利益來引誘沈浪入教,龍華民便退而求其次。
他沉吟了一下,話風一轉的道:“沈將軍,人們對一件事情的排斥,很多時候是因為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不瞭解。”
“當初我們第一代耶穌會士來到大明時,也是遇到很多類似的情況,但是隨著人們慢慢的瞭解天主教的教義,聆聽了天主的福音,便陸續投入了天主的懷抱。”
“他們受到天主的眷顧,心靈和精神都更加的富足,也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這些忠實的信徒,其中不乏在大明影響力巨大的學者、官員,相信他們中的很多人,沈將軍你也認識。”
“徐光啟、李之藻、楊庭筠和孫元化,還有現在大明科學院院士王徵,他們都是忠實的天主教信徒,他們也都為大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信教不但不會與自己的事業衝突,還會讓他們更加虔誠的為自己的事業做出奉獻。”
“如科學院院士王徵,已經七十七歲了,還依然孜孜不倦的為大明科學的發展培養更多的力量,深受太子殿下信任。”
“沈將軍身為太子帝師,想必也深有感觸,你可以不入教,但瞭解一下天主教對你也沒有任何壞處。”
“深入瞭解之後,如果你依然沒有感受到天主的召喚,那才說明你與天主教無緣,堅持本心即可。”
聽了這些話,沈浪的眉頭一挑,反問道:“那這麼說,王院士勸我入教,就是你鼓動的?”
龍華民的神情再次一滯,為何你看問題的角度總是如此刁鑽?
雖然龍華民沒有回答,但是沈浪從他的反應就能夠看出來,他隨即淡淡的道:“我不干涉他人的信仰自由,只要不危害我大明,不管是通道教、佛教還是天主教,我都沒有意見。”
“同樣的,他人也無須來干涉我的信仰自由。如果有緣,我自然會信,無緣,說再多也是無益。”
說罷,沈浪直接一站而起的道:“而且,道教、佛教在這片土地上興盛一兩千年我都沒有去信,為何去信你這外來還不到一百年的教派?”
“一方神,管一方天地,你們西方的神,還是去救你們西方吧。東方這片土地,有神管,也有人管。”
“下次不要再將手伸向我大明朝堂,不然我們只能懷疑你們圖謀不軌。”
顯然,沈浪已經有些興致寥寥了。
因為他覺得,不管是哪個教派,不管是普通訊徒,還是上層神職人員,都不能有太多的私心,更不能用一些非常手段。
只有這樣,哪怕不信這個教,也會保持一定的尊重和敬意。
可龍華民一系列的做法,就沒有那麼純粹了,真的是為了吸引沈浪入教而有些不擇手段了,所以沈浪對他越來越不喜,自然也會影響到沈浪對天主教的感觀。
畢竟龍華民還是大明教區的會長,入教六七十年,在大明傳教也超過五十年的人,可以說直接代表著天主教在大明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