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滅焚燒了豫親王府後,阿濟格下一個目標本是要去往禮親王府的。
但是麾下親兵來報,明軍快要攻到鼓樓南大街了。
鼓樓南大街離皇宮就不遠了,沒時間了。
阿濟格相信禮親王代善知道如何抉擇,應該不用自己去督促。
所以,他直接放棄轉道去禮親王府,而是直奔皇宮方向而去。
此時的皇宮,也是一片哀傷悲慼之中。
在得知明軍從天佑門和德盛門入城之後,博爾濟吉特氏便知道最後時刻要到了。
皇帝年幼,身為皇太后,這偌大的宮中,只能由她來決斷了。
她第一時間派人將後宮所有嬪妃召到她的永福宮,並命人將所有皇子、公主全部帶到崇政殿。
皇太極的后妃有十多位,除了已經去世的,還在的也有七八位。
在這個時候受到皇太后召見,她們已經猜到可能會發生什麼了,但她們別無選擇。
待這些嬪妃都來到永福宮之後,博爾濟吉特氏也沒有多說廢話,直接道:“先帝已去三載有餘,今日輪到咱們姐妹了,咱們姐妹也該去陪先帝了。”
“先帝英明一世,可不能在咱們身上讓先帝受辱不是?你們先走一步,待本宮處理完其他事情,就來陪你們。”
說罷,手一揮,一旁早已經等候的侍衛紛紛端著一個托盤來到各嬪妃面前。
托盤上只有一樣東西:白綾。
一個個嬪妃或是平靜的告辭離去,或是悲慼的離去,或是號啕著離去,大難臨頭,各人形態各異。
但是,命運的歸宿終是無法改變。
每人身後都有幾個侍衛跟著,自然是要監督她們體面的走完最後一程。
清寧宮,是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居住的宮殿,與當今皇太后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只差一字。
因為按輩分上,孝端文皇后哲哲是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的姑姑。
在皇太極時期,身為皇后的她,地位自然遠遠高於當時還只是莊妃的布木布泰。
可如今,莊妃的兒子福臨成了皇帝,莊妃也榮升為皇太后,成為後宮之主,地位自然要凌駕於哲哲之上。
皇太后賜下一丈白綾,哲哲無法拒絕,也不能拒絕。
她沒有哭哭啼啼,更沒有求饒,只是感懷的看了看她與皇太極生活過的清寧宮,長嘆一聲。
她搬過來一張凳子站了上去,繫好白綾,最後留戀的看了一眼,眼睛一閉,猛的將凳子蹬掉。
兩個侍衛冷漠的看著孝端文皇后不停的掙扎,直到慢慢的不動了,確認死亡之後,這才默默的退了出去,並將宮門關上。
偌大的宮殿中,只剩下一具孤零零的屍體在輕輕晃盪著。
這樣一幕也在麟趾宮、衍慶宮等宮殿中發生著。
當然,也會有人遲疑,恐懼死亡,留戀這世界,遲遲不願踏上歸途,但侍衛會幫她們,甚至是直接上前用白綾將她們活活勒死。
此時,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已經來到了崇政殿,她今日直接坐在了上首的皇位上,旁邊是她的兒子福臨,順治帝。
今天的崇政殿沒有大臣議事,反而更加熱鬧,因為聚集了二十多個不足二十歲的皇子和公主,最小的只有四歲,自然沒有大臣們那般懂得禮儀。
不過,他們大多不是歡喜的熱鬧,更多的是驚恐和慌亂中的吵雜。
除了幾個年幼不懂事的之外,其他的都清楚迎接自己的命運肯定不會太好,因為這是王朝即將覆滅時,皇族註定的宿命。
“好了,肅靜。”坐在上首皇位上的博爾濟吉特氏大喝道,並沒有太過驚慌和悲傷。
所有皇子和公主面向她,但還是有人抑制不住的低泣起來。
因為還留在皇宮的他們,都是年齡相對較小,還沒有成家的。
沒有像父輩那樣經歷各種磨練,怎能經歷這般殘酷的洗禮,恐慌忐忑是再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