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隆尼亞平原。
鄧肯這一次見識到了真正的千軍萬馬,他所率領的帝國具裝騎兵位於西哥特王國騎兵的後方,處於右翼陣線,等待合適的時機入場。從他的位置一眼根本望不到戰場盡頭,只能透過上帝視角的戰略地圖觀察局勢走向。
匈人那邊的兵力還不太清楚,但是估計有十萬以上,其中匈人的主力騎兵加上游牧民有五六萬人,整個高盧地區四處洗劫的匈人騎兵幾乎都集中到了沙隆地帶。
“這場仗不好打啊!”
鄧肯看著戰場的前線,正在率軍前進的中軍部隊,再次預見到了中軍被鑿穿的場面。
隨著浩浩蕩蕩的匈人大軍逐漸逼近,帝國聯軍這邊也開始有所動作,最先開始小跑加速的是阿蘭人的騎兵,他們亡國之後,流亡君主桑吉斯帶領剩餘的阿蘭人逃入了帝國境內。
這一戰大概有一萬左右的阿蘭人和薩爾瑪提亞人混編成軍團,作為中軍核心的阿蘭人尚有數千騎兵,其中的重騎兵都是當年流亡的阿蘭貴族。
——桑吉斯(流亡君主)(國王)(諸神遺棄)(天命已失)【三星白板】!
——阿蘭貴族重騎兵(強力衝鋒)(一星)。
——阿蘭突擊騎兵(快速移動)。
流亡的阿蘭人先是投奔了薩爾瑪提亞人,然後薩爾瑪提亞人也被匈人滅國了,最後一起逃亡投奔了羅馬帝國,在東帝國薩爾瑪提亞人更多,西帝國則是聯盟了流亡的桑吉斯。
“諸神遺棄?天命已失?”
“還有這樣的標記?”
鄧肯直接透過上帝視角觀察,看到了那位流亡的阿蘭國王,是一個滿臉滄桑的魁梧中年人,雙目中充滿了復仇的怒火,他正在用激昂的聲音鼓舞四周的戰士,意思大概是向匈人復仇的時候到了。
這是中軍陣營唯一一個三星的戰鬥單位,在阿蘭軍隊的後面,則是雜七雜八的日耳曼混編軍團,他們不受埃提烏斯的信任,被集中放在了中軍。
勃艮第人和撒克遜人都在中軍,他們加起來有一萬多人的步兵。
埃提烏斯只將法蘭人和不列顛軍團佈置在了左翼,跟其他的羅馬軍團組成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中軍的兵力大概只有三萬人不到,最前排的是復仇的阿蘭人騎兵,後排是混編日耳曼蠻族部隊,帝國的陣型是一個‘凸’字,上面的那一道槓就是阿蘭人的精銳騎兵,他們也是第一個跟匈人大軍交戰的部隊。
一陣讓大地震顫的馬蹄聲響起!
浩浩蕩蕩的匈人輕騎兵開始加速,數以萬計的戰馬同時奔騰,還有響徹天際的怪呼嚎叫聲,那是匈人慣用的戰術,他們會透過怪異的呼喊來讓敵人感到驚嚇。
“分散!”
“環形騎射陣!”
一個標記為三星銀灰色的匈人射鵰英雄率軍賓士在戰場前方,跟阿蘭人的騎兵不同,匈人騎射手一開始就是加速移動,直接讓戰馬跑起來,超過一萬人的匈人弓騎兵一分為二,然後慢慢地在奔跑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弧形的騎射陣。
匈人的騎射手一跑起來,整個戰場中央都是奔騰的馬蹄聲,幾乎很難發號施令,只見數個精銳騎手朝著天空射出鳴鏑箭,一下子刺耳的尖嘯聲響起,四周的匈人弓騎兵幾乎是本能般地開始分散佈陣,以騎射陣型朝著敵人包圍了過去。
匈人大軍常年征戰,有時候都不需要指揮,一個訊號他們就知道該怎麼做。
騎射襲擾,他們的看家本領。
“敵人的騎術明顯碾壓了。”
在鄧肯的上帝視角下,阿蘭人的精銳騎兵也開始緩慢加速,桑吉斯不緊不慢地跑到了所有騎兵的前方,這位流亡君主率領著四五十騎的親衛軍,指揮部下發出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