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寂靜無聲。
由於宋朝西面的各路兵馬正浩浩蕩蕩地殺入金國腹地,大宋北部的各支軍隊都是暗暗加強了巡防,不單單斥候們巡邏的範圍增加了兩倍,更有大批全副武裝的精銳從江南、淮南兩路的腹地調集過來。
雖然已經是夜晚,但是從北面望過去,坐落在宋蒙邊境的各座軍事重鎮無一不是燈火通明,一隊隊甲士持著鐵戟來回巡邏,一座座高大的哨塔更是密集地分佈在城池四周。
從宋蒙邊境開始往北約三百里,是濟州的治所鉅野城。
濟州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儒家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於此,當年北宋還沒被金國滅亡前,大宋四大書院之首的應天書院就坐落在這兒。
可是後來北宋滅亡,金國、蒙古先後南下佔據此城,書院從主院到學子人人盡皆奮戰抗敵,最終滿門盡亡,書院也徹底淪為歷史。
不過,雖然已經覆滅,但是有感於應天書院的忠肝鐵膽,蒙古可汗託雷命人保留了應天書院的遺址,當地官府每月也會派人來清掃,時不時也會有一些外出遊歷計程車子到來,祭拜當年英勇就義的先輩們。
然而從兩年前開始,不知為何,應天書院就被當地官府關閉,不但不允許他人進入,更是將方圓三千丈內的所有建築全部夷為平地,並且沿著四周建起了一面面高大的城牆,駐紮進了數千名披堅執銳的精銳甲士。
最初,官府的這種做法也引發了當地不少宋人士子的抗議,然而在連續數次殘酷的鎮壓後,人們也預設了書院被封閉的做法。
這一日夜晚,當宋蒙邊境的宋朝將士們還在一無所知地巡防的時候,整座鉅野城中人聲鼎沸,數十萬甲冑精良,佩刀掛弓的精銳騎兵從不同方向魚貫入城,將整座城池塞得滿滿當當。
早在半個月前,滿城百姓已經在當地官府駐軍的強力威逼下離開了鉅野,被安排到了附近的縣鎮暫時居住,所以此刻,隨著大批兵馬入城,整座城池中竟然只剩下了這支足足有八萬之巨的龐大軍隊。
最中央的應天書院中,數道氣勢恢弘如超然於天上的人影並肩而立。
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蒙古王朝的四位皇子,也是和並未在場的窩闊臺、拔都兩人一起,同為蒙古六大行省的平章政事,分別統管各大行省的軍政事務。
蒙古和金國不同,由於金皇現今才四十出頭,所以如完顏帝一、完顏芙嬋等皇室年輕一代多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
但是蒙古可汗託雷是成吉思汗的兒子,如今已經六十餘歲的他,仍然佔據著皇帝寶座,以至於如蒙哥、忽必烈等人明明已經接近四十歲了,卻仍然屬於皇子身份。
此刻站在這座應天書院遺址內的,赫然就是蒙哥等四位在皇子中身份最為尊崇的人,因為他們不僅僅是黃金家族的血脈,還是一方行省的平章政事,更是擁有七境修為的王侯級強者。
四人身前,龍程頭戴高冠,身披一襲繡有無數暗金色符篆的白色法袍,正姿態恭敬地朝著書院正門後的大殿彎身行禮。
連續三次鞠躬後,龍程重新起身,看了眼身後四人,淡然問道:“諸位皇子的兵馬都已經到齊了吧?”
“到齊了,小子,你還要多久才能把我們送過去?”
說話的是蒙古王朝七皇子阿里不哥,此人身材削瘦,眼眶凹陷,鷹鼻如勾,森然的眼神銳利無匹,整個人猶如一尊禿鷲般陰沉可怖。
龍程聞言笑了笑,看了眼頭頂星空,淡然道:“大概半個時辰,足矣。”
“最好是這樣,”阿里不哥抬起手來,慢悠悠地摳著滿是汙泥的指甲,獰笑道,“否則你這一身細皮嫩肉,恐怕撐不住我的腐土吧?”
見他威脅,龍程眯起眼睛,倏地一笑:“傳送靈陣未必能百分比精準,或許,在傳送七皇子麾下軍隊的時候,可能會偏離個幾百裡,出現在杭都裡面?”
阿里不哥眼神驟然凌厲起來,不過隨著呵呵一笑,忽必烈一個跨步站到了兩人之間,擋住了阿里不哥身上猛然興起的殺機。
看著阿里不哥,忽必烈笑吟吟地說道:“老七,龍先生是我的人,對他動手,不太給我這個四哥面子吧?”
“面子?”慢條斯理地揉著手指,阿里不哥眼神銳光不時閃爍,良久後他才緩緩壓住心頭殺機,陰笑道,“看在父親大人的面上,今日我不與你還有你這條狗計較,可是等平定南宋後,我阿里不哥定然要就此事,和你們論個高下。”
幾人爭執的時候,蒙哥和旭烈兀始終在旁冷眼旁觀,直至此刻平復下來了,蒙哥才慢慢說道:“好了,時間緊迫,不要多耽擱,龍先生,還請勞煩動手。”
龍程點了點頭,快步來到庭院的中央,大袖往下一拂,就見一道靈印緩緩飄出,落在了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