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太太笑著稱是,又和羅錦言閒扯了幾句京城的天氣啊風景啊,又問了兩個孩子,羅錦言不想把孩子抱出來見客,又不是自家真正的親戚,有什麼可見的。
她對夏至道:“你去看看,若是豫哥兒和元姐兒醒著,就抱出來給大太太看看。”
夏至出去轉了一圈,回來時就說兩個孩子剛剛睡下,羅錦言便歉意地看向何大太太,何大太太只好笑道:“剛剛睡下,那可千萬別吵醒他們,我還要在京城住上一陣子,有的是機會見他們。”
說著,遞個眼色,何藥從身邊的丫鬟手裡接過一隻包袱,包袱開啟,是幾件小孩衣裳。
何大太太指著何藥吧:“這孩子上次見了大少爺和大姑娘,喜歡得不成,回去還是念念不忘,親手做了這幾件衣裳,小孩子的手藝,大奶奶別見笑。”
羅錦言翻翻這幾件衣裳,見針腳細膩,繡功精巧,哪裡是小孩子的手藝,比起給專門給自己做衣裳的那兩位蘇州來的繡娘也不差。
她連忙謝過,回送了何藥一套常州梳篦。
何大太太見羅錦言翻看衣裳時神情中有驚豔之色,便猜到她是很滿意這幾件衣裳的針線的,便衝何藥遞個眼色。
何藥便有些羞澀地插嘴道:“大奶奶,您能不能讓位姐姐帶阿藥去看一眼豫哥兒和元姐兒啊,阿藥就是遠遠看一眼,保證不吵到他們。”
她說話時的聲音嬌嬌嫩嫩,還帶著絲童音,讓人不忍拒絕。
可羅錦言只要一想到她親手用鞭子抽死還沒有出生的弟弟,就遍體生寒,怎會把她當成天真無邪的小姑娘?
她正要開口婉拒,何大太太已經佯怒道:“胡鬧,真是不懂事,你喜歡豫哥兒元姐兒也不能這樣,以後你經常過來陪大奶奶聊聊天,既增長了見識,也能幫著大奶奶照顧哥兒姐兒,那才是你喜歡他們應該做的事。”
何藥聞言,連忙向羅錦言曲膝行禮,羞愧地說道:“大奶奶別怪阿藥魯莽,阿藥就是想豫哥兒和元姐兒想得緊了,以後阿藥就聽孃的話,經常過來陪陪大奶奶,到時就能看到豫哥兒和元姐兒了。”
羅錦言忽然很想罵這對母女兩句:他令堂的,你們真以為我是傻的嗎?
秦家早晚是要娶個何家姑娘進門的,可是何藥絕對不行。
如果這位何大太太真如羅錦言想像中的膽小怕事,要讓女兒幫她出頭,羅錦言或許覺得何藥前世的做法還有可取之處。
可這位何大太太哪裡像是膽小怕事的?
她不挑事不惹事就不錯了。
秦家好不容易送走一位惹事生非的吳氏,當然不能再迎進一位同樣惹事生非的小何氏了。
且,比起出身小門小戶的吳氏,何藥背後是何家,再說,吳氏手無縛雞之力,何藥卻是能親手打死人的主兒。
所以她決定速戰速決,不能讓何氏母女在她面前晃盪了,萬一秦家哪個不長眼的爺們兒,不小心和何藥撞上,那麼不娶也不行了。
羅錦言似笑非笑地看著何藥,道:“難得阿藥有這個心,可惜我們秦家沒有和阿藥是平輩又般配的兒郎,我那十幾位小叔,要麼是定了親的,要麼是發誓不考取功名就不定親的,可話又說回來,像阿藥這樣的人品樣貌,京城裡能比得上她的鳳毛鱗角,如果不能許配個少年進士,那就是天理難容了。可惜我們秦家沒有這樣的人材,唉,真是太可惜了。”
她飛快地在這母女二人的臉上睃了一眼,慢條斯理地抿了口茶,繼續說道:“阿藥今年十三了吧,如果不急,不如等等,下一科我家有三四位小叔要下場,就算不能出個進士,也總能出位舉人吧。”
下一科?
那就是三年以後了,到時何藥十六歲了。
十六歲再議親?哪有那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