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座天門山,天門山上有座天門山寺......”羅錦言一邊翻著《大周景物志》一邊搖頭晃腦地說道,“五嶽有衡山,南嶽大廟就在衡山。”
不用再多費口舌,羅紹聽說天門山寺和南嶽大廟,已經雙手贊成了。
羅錦言笑嘻嘻地補充一句:“到時您去聽經,讓阿星哥哥帶著我四下逛逛。”
看到父親滿臉的喜歡,羅錦言在心裡嘆息,您在普陀山天天聽經,您怎麼就聽不煩呢?
羅紹寫信告訴李毅,他們將在一個月後到達長沙。
於是當他們剛剛到達長沙府,便在官驛裡收到李毅的來信,這是一個很大的信封,除了李毅的信,還有李青風、張廣順、魯振平和焦渭的信,甚至還有一封信是廖雲寫給羅紹的。
李毅的信中只有廖廖數語,說和廖家的事情已經擺平,廖家不但不會記恨,還心有歉疚,讓羅紹不必掛懷。
李青風的來信則是告訴羅紹,他已經起程去福建,問他們是否會去福建,到時也好一聚。
焦渭則說了京城近況,宣府總兵汪程上書要開馬市,被皇帝留中,直到十日後才駁回。據焦渭在他那些同為幕僚的同鄉中打探到的訊息,皇帝是贊成開馬市的,但莊淵和霍英全都反對,後來就連主管兵部的韓前楚也反對,而以李文忠為的三位閣老卻都贊成將宣府的地下馬市轉成官市,由內監統一管理。
也就是從這件事上,內閣正式裂變為兩派。
雙方僵持多日,最終皇帝還是斟酌再三,還是決定暫時不開放馬市。
魯振平寫信說的是同一件事,顯然關心這件事的,已非內閣中的那幾個人了。
魯振平還說驍勇侯世子沈硯每隔幾個月便會去一趟宣府,不久之前,他還送給皇帝一匹照夜玉獅子,皇帝大喜,賞了他一個五城兵馬司西城指揮使的官職。
可沒過多久,掌管五城兵馬司的延安伯就到沈家告狀,說沈硯十天裡只去了一次,沒想到驍勇侯給了延安伯一條白蠟棍,讓他找到沈硯後,就用這個打得他肯去衙門為止。
好不好的,那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而且驍勇侯分明就是護犢心切,延安伯氣得不成,當然不能去接那條白蠟棍,據說延安伯剛到家,驍勇侯就給他送了兩車東西......
看到這裡,羅錦言噗哧笑出來,她是知道驍勇侯的,不過不是現在的這個老的,而是沈硯。
她進宮的時候,沈硯已經襲爵。
沒想到,沈硯小時候竟然如此荒唐。
一一一一一
親們,今天的更新送上,下一更晚上七點。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