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蟻賊小說免費閱讀 >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51 酬功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51 酬功 (第2/2頁)

鄧舍點了點頭,環顧諸人,說道:“連日來與韃子交戰,諸公多有辛苦。文以謀智,武以英勇。我都看在了眼裡。察罕之所以戰而無功,最終不得不撤軍退走,實際全賴諸位之力。古人云:‘刑以懲惡,賞以酬功’。今天,召集諸位來,就是為商議戰後的‘酬功’之事。”

頓了頓,他又說道:“因為趙過、佟生養、張歹兒、陳猱頭諸人還沒入城,所以,今天咱們大家,也其實就是先議個草案出來。諸位,你們都是從頭到尾經歷過此戰的,此番酬功的章程該是如何?有何提議,不妨暢所欲言。”

趙過為益都左丞,兼任的又有海東行樞密院副樞之職,佟生養現為益都分院的同知,張歹兒為海東行院的同僉,陳猱頭為益都分院的副樞。他們幾個才是貨真價實的樞密院長官,該掌有論功行賞的建議之權。

那麼,鄧舍為什麼不肯等到他們入城之後再議?原因有二。

一則因為如果儘早地能把酬功之章程拿出來,可以起到鼓舞士氣、安撫軍心的作用,二來,也有點平衡的意思。

趙過、佟生養、張歹兒、陳猱頭都是帶兵打仗、親自參與此役的將領,若叫他們自己來論功行賞,難免會有所偏失,肯定會對本部的將校有大力的推薦。將校爭功,本非奇事,司空見慣的。

真要等到那個時候,看他們爭的臉紅脖子粗,未免不是太好。而他們這幾個人,又確有大功勞的。若他們把爭論交給鄧舍裁決,現正在收攬、用人之機,諸將又派系不同,各有山頭,鄧舍自問,也委實難以裁處。比如陳猱頭的降軍系,佟生養的女真人,稍有不慎,說不定就會被他們的部下視之以為“厚此薄彼”。

因而,就有了今天的提前議論。趁諸將未曾入城,先把整體的框架立下。框架一旦立下,就算諸將再去爭功,只要出不了章程規定的範圍,也就同樣出不了鄧舍的掌握控制。即使諸將對章程不滿,最多不滿意參與規定章程的諸臣,卻絕不會埋怨到鄧舍的身上。此亦可為權術運用的一種。

另一方面,對參與制定章程的諸臣而言,他們中間並非沒有聰明人,對鄧舍的用意或可猜出一二。不過即便猜了出來,又能如何?正如鄧舍方才所言:“諸位皆為心腹。”不是鄧舍重視的人,也難以參與此會。換而言之,這也是對他們在海東地位的一個肯定。求之不得。

洪繼勳瞅了諸人眼,當仁不讓,步出班列,首先說道:“自主公起兵以來,我海東所經歷之大小戰事,不下百數。但是,歷數遼西、雙城、遼陽、南韓諸役,實未有慘烈竟如今益都之戰者。

“此戰,先有趙左丞、李和尚、陳猱頭、高延世諸位,或禦敵於城外,或堅守於要隘。後有文平章、張歹兒、劉楊諸位,或馳援自海東,或海運以糧餉。慷慨激烈如高延世,可歌可泣如陳猱頭,長途奇襲如郭從龍,遇堅而愈勇如張歹兒。又有出謀劃策如微臣,捨生取義如劉世澤,臨危不懼如楊行健,協防城內如顏之希。誠可謂:文忠而將勇。”

“出謀劃策如微臣”,也就只有洪繼勳,才能說的出這種話。劉世澤,乃泰安知府劉世民的哥哥,是為萊州知府。關保破萊州,他不肯棄城而走,與城偕亡。這個訊息,是鄧舍等人才知道不久的。

顏之希,是為益都知府。察罕兵圍益都,鄧舍多次帶臣子登城,顏之希卻一次也沒有陪伴在側。並非因鄧舍忘了帶他,而是因為他肩負安撫城內的職責,實在走不開身。益都能得保全,他功不可沒。今日軍議本也要請他來的,又因忙於城內的善後,所以沒有時間前來。

洪繼勳接著說道:“不止文武齊心。三軍之將士,在此戰中亦無不盡出死力。郭從龍軍中有柳三,小小的百戶,多次來往文登、益都送信。冒以冰雪,數百里地,三天竟至。既至城外,又視數萬元軍的包圍如若無物,輕騎出入,面色徐徐,不為之變。勇壯可嘉!料來其餘諸軍之中,也定然多有此類勇武的壯士。

“臣聞:‘不以位卑而忽其功,不為爵高而忽其過。功雖小而必賞,過雖微而必責。是明主之所為也。’此戰中,總的傷亡數目現在還沒有統計出來,只益都與張歹兒兩軍,便傷亡近萬。由此可見,總的傷亡定然不小。

“故此,綜上所述,臣以為,主公若想要名符其實的酬功,章程之原則可以三條為上。首先,酬賞需重。不重,則無以撫卹此戰之慘烈。其次,酬賞需平。不平,則無以彰顯文武之忠貞。其三,酬賞需廣。不廣,則無以凝聚士卒之軍心。

“若能做到這三條,則我海東此戰儘管慘勝,主公初入中原,明智有為、獎罰得當的名聲卻必能因之而傳誦南北,稍加推動,必可由此一舉而盡得四海猛士之心並及天下智者之慕。‘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即此意也。”

洪繼勳果然不同凡響,頭一個發言,不但順著鄧舍的話語,總結出了章程的三原則,更進一步地發揮,點明瞭此次酬功的重要性,擴充了其中的政治意義。

鄧舍初入中原。雖然他在遼東威名卓著,到底隔了個渤海,又因為各地戰火阻隔的緣由,海東與內地的訊息並不暢通,除了少數人之外,大部分江南、北國的有識之士,對他的瞭解並不多。

經此益都一戰,他的名聲才算傳入北國、江南。打走察罕,可見軍功。但是欲待要逐鹿中原,只有軍功卻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得對天下人表現出來“明主”風範。怎麼表現?接下來的酬功之舉,正是個絕好的機會。

鄧舍頷首,說道:“先生之言,正合我意。”問姬宗周等人,道,“你們看呢?”諸人皆說:“洪先生高瞻遠矚,議論深刻。正該如此。”

“先生,你說酬賞之原則應有三條。從重、從平、從廣。前後兩條,我皆明白。從平,如何從平?”

洪繼勳答道:“從平,又有兩個意思。今此戰中,立功的文武皆有。不可只重戰功。內若不安,外何以禦敵?類如劉世澤、楊行健等人,或慷慨而就義,或督城而資戰,他們的功勞應該更值得重視。

“此之為文武需平。是其一也。

“臣觀主公往日的酬賞,對待立有功勞的臣下,多加官以為賞。以前,我海東行省初建,百廢待興,空缺的官職甚多,酬之為官,倒也確實應該,不以為過。但現在,有實權的官職多數皆已授出,且此番立功的文武,多數也早已位居高位。如文平章,此番率領援軍、救我益都,功實為諸將之首。然而,他已經是朝鮮分省的平章了,若按照以前的慣例,實在封無可封。臣以為,主公封賞功臣的慣例,似乎也到了該改變之時。

“前賢有言:‘官以任能,爵以酬功。’這次酬功,官爵需平,是其二也。”

文華國現為朝鮮分省的平章,誠如洪繼勳所言,鄧舍還真是沒法再升任他的官職了。何止是文華國,還有張歹兒,現為元帥,總鎮關北之地,就軍權而論,在朝鮮地面上,僅次過文華國,暫時來講,也是升無可升。其實,別說升無可升,隨著海東地盤的擴大,有些官職,特別顯職,就算可以升的,最好也是不升為好。為何?“非才則廢事,權重則難制。”

那麼,該怎麼辦?賞賜爵位。

只是,卻有一樁難處。鄧舍猶豫說道:“先生所言,雖為正理。主公卻沒與我封爵之權。”瞧了瞧堂下諸人,像突然想起了解決的辦法似的,又喜道,“是了,咱們權且先討論出一個該獎賞的名單來,然後我奏與朝廷,請主公裁決便是。甚好!甚好!便如此作為罷。哈哈。”

洪繼勳怫然不樂,亢聲說道:“主公此言差矣!”

鄧舍愕然,說道:“賞爵之議,乃先生的提議。我遵照先生的意見,做出這樣的決定。先生卻怎麼又不以為然,說不對?何出此言?”

“臣的賞爵之議,是請主公為功臣賞爵,卻並不是請安豐為功臣賞爵!”洪繼勳此言一出,堂中諸人無不色變。

鄧舍高坐堂上,觀看諸人的神色,佯笑道:“安豐為朝廷所在,加官進爵,本自朝廷出。先生之言,我殊為不解!”

“禮樂征伐,也本自該為朝廷出。察罕取田豐之濟寧諸路,復攻我海東益都等地,卻為何不見安豐有徵伐動作?豈有徵伐不管不問,由我三軍將士浴血奮戰,酬勞功勳卻出自安豐的道理?名不正,言不順。”

洪繼勳站起身,轉對堂上,目光炯炯,逼視諸臣,問道:“試請問諸公,此戰,你們是為安豐打的?抑或為海東打的?”

最新小說: 網遊之這貨不是騎士 [排球少年]三胞胎 原神:一覺醒來兩千年白幹 如何在滅族之夜活下來 單騎往天下 七零小說邊緣人的日常生活 三春雁 主母重生要和離,禁慾權臣他慌了 六零女配賺錢攻略 鄉間小飯館[美食] 獸世龍夫纏上來:我生了個龍蛋 軍屬院來了個新媳婦,軍長天天哄 前世是公公白月光的替身 回到1970開局要分家 在戀綜只想贏是種什麼體驗 大佬破産後,被惡毒女配養富了 女配她是大魔王(快穿) 康熙的廢妃翻身記 快穿:宿主她暴力反差 滿級大佬在七零,主打不服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