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援的軍士幾乎都是許朝手下的漢軍,他看著自己的手下被明軍如割韭菜一般一茬茬消滅,滿眼冒火。
試想,如果手下消亡殆盡,誰還會在乎他這個光桿“總督”?
不顧旁邊哱拜的態度,轉頭對副官道:
“馬上鳴金收兵!”
哱拜盯著遠處的戰場,面無表情,並沒有出言制止。
淒厲的號角聲響起,城外的叛軍開始轉身往城中撤回。
麻貴聽說出城的叛軍已被打回,面露得意之色。
對剛率隊趕過來的杜文林道:
“杜大人,還得繼續辛苦你!南邊的威脅既然已經解除,現在我們就集中力量殲滅北門的來犯之敵。為防不測,你帶著小隊馬上趕往北面掠陣。”
杜文林擦了一把頭上的汗珠,答應一聲,帶著手下往北趕去。
麻貴接著開始調整戰術,留下一少部分人監視北門。其餘的部隊分散開來,承扇形向北面的援軍掩殺過去。
一時間,五六萬大軍如突然湧起的海浪,向敵人肆無忌憚得捲去。
土默特首領黃臺吉在收到哱拜的求救信之後,就動起了心思。
他知道自己如果不出兵援救,哱拜必敗無疑。
而僅僅為了救他就與大明翻臉的確不划算。
土默特部與哱拜雖有一些來往,但也是出於相互利用而已,並無感情基礎。
此次若是出兵救他,就得有與大明撕破臉而破釜沉舟的打算。
既然付出,就必須有收穫。
不如趁著哱拜與大明兩敗俱傷之際,自己正好過去坐收漁翁之利。
趕走明軍,收服哱拜。如果此計劃能夠實現,則可把整個漠南收歸自己的帳下。
那時候,放眼整個蒙古草原,何人再與自己爭雄?
算盤打好之後,才親率大軍趕來寧夏。
但是,他還留了一個心眼。怕萬一戰事不順被團滅,所以只帶來了三萬多兵作為先鋒,等這邊立足腳跟,後續部隊才會陸續而來。這樣至少能避免滅族之災。
果不其然,預料中的萬一還是發生了。
原來計劃好的裡應外合戰術已經失敗,城中衝出來的守軍已經被打了回去。
現在只剩下自己的三萬多鐵騎對抗明軍的十萬大軍,況且對方不但是以逸待勞,而且還有火槍大炮配合。己方的勇士已經在陣前丟下了兩千多具屍體,再耗下去,大概都得扔在這兒。
明軍已經結成扇形戰陣,從兩翼逐漸往裡包抄而來。
放眼望去,敵人的隊伍黑壓壓的遍地都是,喊殺聲,炮鳴聲,驚天動地。
遙遙望了一眼寧夏城,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咬咬牙,發出了命令:
“停止進攻,後隊轉前隊,相互掩護開始後撤。”
皆是日行千里的草原駿馬,撤退的速度當然不慢。
可是還沒跑出十里地,前面就遭遇到攔截。
箭矢如下雨一般飛來,不少騎士中箭墜馬。
這種陣仗對於常年打仗的土默特騎兵並不算什麼,大家不顧迎面而來的飛箭催馬急衝。
騎兵對付弓箭手的最好戰術,就是利用快速衝鋒衝進對方的營中,那時才是馬刀發揮威力的時候。
雖然有無數的同伴被射落馬下,但是前鋒還是衝到了敵人的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