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歐洲和北美,人工可是非常貴的。
在咱們國內,車子去做一次保養,估計也就幾百塊。
其中大部分還是更換機油和零部件的錢,其他的工時費也就是幾十塊。
可是在歐洲或者北美,這修車工人的工時費,那可老貴了。
動不動就是幾百刀,上千刀的收。
所以這些歐洲人和北美的消費者買車,可是非常看重車子的質量的。
他們對車子的要求,就是質量一定要穩定,儘可能的少出毛病,最好是不出毛病。
哪怕技術老舊一些也沒關係,因為修車實在太貴。
而來就是後期的維護保養,要儘可能的便宜,真的是越便宜越好。
因為這人工費實在太貴了,就比如補一個輪胎,在咱們這裡也就幾十塊錢。
好一點的輪胎店,估計會要你八十到一百塊。
便宜點的路邊攤,二三十都能幫你把輪胎補了。
可你到歐美去看一看,隨隨便便補一條輪胎,都敢要你二三百刀。
而這裡面,最貴的就是人工費。
也正因如此,歐美消費者買車的理念,和咱們是不一樣的。
所以南朝國的現代和起亞,就很聰明的發現了這個點。
然後就靠著超長的質保,和大量的贈送免費保養,硬生生在歐美市場殺出了一條血路。
你就比如當年在北美,韓系車進入北美市場的時候。
米國人根本就沒把現代和起亞當回事兒,認為他們生產的就是廉價的垃圾。
可是後來一看,他們的車好像也還不錯。
可問題是當時北美的汽車市場,基本都被美系三強,和日系的三強給壟斷了。
哪裡還有韓系車的生存空間?
可人家就是送質保,最開始打市場的時候,更是有過送終身質保的宣傳標語。
而且那時候,為了讓米國人購買他們的汽車,他們更是開出了終身免費保養的大禮包。
就是靠著這樣的大禮包,他們硬生生砸開了米國市場的大門。
畢竟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是有錢人,還是有不少人更喜歡價效比的。
在之後,就是韓系財團,在北美的一系列廣告投入。
漸漸的就這樣,現代和起亞,就成了國際知名品牌。
而且他們的銷售觸角,更是從北美歐洲,蔓延到了全世界。
包括現在的南美市場,在南美第一大汽車市場,巴西。
韓系就一直是主角之一,同樣靠著送超長質保,和保養的大禮包,現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巴西國內汽車銷量的三強之一。
而現在,咱們龍國的汽車終於來了!
而這次龍國車商們的策略,就比以前聰明。
他們選擇了和本地的陳家合作!
這陳氏車行,就是探路的投資。
本來那陳永祿是在卡拉帕格島上當一個安樂島主的,可是幹了沒多長時間。
隨著各路資本的瘋狂湧入,他感覺自己在那島上是沒什麼盼頭了。
於是就回到了伊薩卡,他們家可是這一代最大的地主。
所以整座城市重建,他們家可是嚐到了巨大的甜頭。
可是他還是覺得光靠這種土地方面得來的收入,太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