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還賺了這麼多錢。
陳成工作起來也是更加用心,也想著要學更多的技術,把技術練得更加紮實。
而今天他的工作,就是和哈工程那邊的團隊一起,把昨天壞掉的一個機器人修理完善。
最近一段時間,船上這些機器人,連續長時間,高強度的在水下工作。
已經開始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要說這些採礦機器人的工作環境,那真的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動輒就是幾百米深的水下,要在各種不規則的海床上作業。
而且這水下,可和陸地上不一樣。
陸地上你要面對的可能就是一個正常的大氣壓,可是在水壓你要面對的壓力。
那動輒就是幾倍,甚至幾十倍於陸地上的。
而且還要面對各種暗流,而且水下的溫度也非常低,經常就是隻有零上幾度的水溫。
而且因為海水還有高鹽高腐蝕的特性,所以這都對機器人自身的強度,提出了非常強的要求。
儘管星火科技出品的這些採礦機器人,目前已經可以算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機器人了。
可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卻依舊會出現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這也不能怪星火科技設計的問題,而是這個世界目前發展出來的材料,也就只能做到這個地步。
陳成和哈工程的王老師,以及他的團隊在早飯過後,就鑽進了修理倉。
在這裡,那具遊俠2號,正安靜的站在機艙裡。
看著這個五六米高的,鋼鐵巨人,陳成心裡突然泛起莫名的一種踏實。
他和這個大傢伙,曾經一起並肩作戰過。
前些日子,就是這個機器人,在開礦作業的時候,被海底的巨石卡住。
還是自己開著焊接機器人,在他旁邊石頭上打洞,把他給救了出來的。
這傢伙右腿上那塊補丁,還是自己焊接的。
這次他又出問題了……
王老師帶著團隊,來到這機器人的身後,先是走到了一個鋼架子上。
這個鋼架子,其實是一個操作平臺,能有三米多高,剛好可以連線到這個機器人,後背的位置。
在那裡,他們開啟了機器人後背的扣板,露出了機器人的資料接線插口。
他們連上資料線,開始讀取機器人的資料了。
昨天這個機器人,下了水之後,工作了兩個多小時,就突然罷工了。
礦工幾次試圖控制機器人,讓他恢復正常,可都白費了力氣。
最後他們也試著操作重啟這個機器人的系統,可依舊沒能起到什麼作用。
反而是徹底的關機了。
最後還是陳成操控了一臺水下救援機器人,把這傢伙,給吊裝了上來。
昨天光是為了把這傢伙撈上來,就花了他們大半夜的時間。
這不,今天才開始上工,他們就來檢視這機器人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了。
到底是硬體方面除了問題,還是軟體的問題,怎麼就導致系統崩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