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啟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廠區的路面下幾乎都鋪裝了地熱管,甚至連廠區連結主城區的道路下面都鋪上了。
這樣一來,這塊的路到冬天肯定是最好走的。
另外就是這地熱管佈置的也很巧妙,剛好有一段都是從路燈杆下面穿過去的。
這樣一來,每當有熱水流過的時候,就會和地表空氣形成溫差。
而一旦有了溫差,自然就產生了氣流也就是風。
有了風,這風車就可以24小時轉個不停。
作為一個理科生,布斯總也對人家工廠設計師這種巧妙的熱交換做功思路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真是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而且把熱能回收做到了最大化。
而整間工廠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在廠區的後面,他們有一個特別大的蓄能站。
大家都知道光電和風電,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不如火電來的穩定。
一個熱電廠,你只要燒鍋爐就完事了。
燒鍋爐產生的熱蒸汽,會推動燃氣輪機轉動,然後發電。
想要發電量大一些,那就多燒煤,多產生蒸汽,給燃氣輪機加壓,就完事了。
想要少發電,那就少燒點煤就OK了。
相對而言,發電量,和電流穩定都是可控的。
可是光電和風電,在這方面就很難控制了。
因為你很難控制光和風的變化。
可能一個小時前,這裡還狂風大作呢,這時你的風車發電效率就奇高,甚至可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二的作用。
而一個小時之後,這裡又可能是風平浪靜了,連一點風都沒有了,這時你的風車還發個毛的電?
至於光能也是差不多,上午的時候,風和日麗陽光充足,你的太陽能板是滿負荷運作。
可到了下午,就烏雲密佈,甚至可能都伸手不見五指,這太陽能板的光電轉化效率就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五。
而且這玩意,不光受光照條件影響。
雨雪沙塵等天氣,都會影響他的發電效率。
所以光電和風電在穩定可可控性這一塊,就比傳統的火電差得多了。
這也是為啥很多電廠,都不願意給這兩種能源併網的主要原因。
因為不穩定,如果在專門為他們加一個轉換整流的廠區,那費用就上去了。
到時候核算下來,每度電的成本比火電還高,那就划不來了。
此前布斯總,聽說國家在北方開設了幾個氫能源的試點城市,就是用風電和光電在制氫。
不過在制氫之前,也是要把這些裝置發出的電流進行一次整流。
據說好像是利用天然洞窟,然後密封,建成一個氣體儲藏罐。
然後用這些垃圾電來帶動鼓風機,往這供氣管里加壓。
最後在透過調節裝置,讓氣流從儲藏罐裡釋放出來。
氣流在出來的時候,吹動汽輪機來發電。
這樣一來,就把不可控的垃圾電,變成了可控的電流。
而這樣從大規模使用風電和光電的角度來考慮,已經是成本最低,最划算的一種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