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所以那時候BYD並沒太在意小型電動車,直到最近幾年,錢賺夠了,技術上也有了突破,所以他們才在今年魔都車展上推出了讓人震驚的DMI技術。
可以說這技術一出來,豐田,大眾就都慌了。
原本豐田最引以為傲的技術,既是節油這一塊了。
他們的全球冠軍車型卡羅拉,百公里綜合油耗,基本也就是6L左右,都市擁堵路段也能做到7L左右。
如果是混動車型,也能做到4L左右。
乍一看是很省油,可他們的省油是怎麼做出來的?
是靠瘋狂簡配,但凡開過日系車的都知道,日系車的底盤一貫是最被詬病的地方。
開起來鬆鬆垮垮,一旦時速過了百公里,就會發飄,非常的危險。
而且車身也非常輕薄,日本車之所以那麼省油,就是他們把車身減重做到了極致。
能用薄鐵皮,絕不給你用厚一厘米,車身重量下來了,這油耗自然也就降下來了。
但關鍵是省油不省命,這樣的車,只要時速60公里左右,輕輕一碰,三廂變兩廂是常態。
如果是時速100公里以上,那基本就是全村開席的結局了。
日系三巨頭都是這個操行,其他還算有點操守的日系車企,也就是馬自達,三菱,還有斯巴魯了。
不過看售價就知道,這三家不便宜,而且也不降價。
這都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在用料方面還是比三巨頭實在一些的。
至於德系車,為啥有人說德系車在開過五年之後,小毛病就多,可為啥他們價格還比日本車貴!
這貴,就貴在了他們的用料和科技上面了。
雖然大眾也簡配,但還沒像日系車那樣喪心病狂。
日系車簡配是為了減重,然後控制油耗,給廣大消費者留下省油的印象。
而德系車,在簡配的同時,還更願意在高科技上面下功夫。
比如渦輪增壓,比如缸內直噴,這樣的技術,人家還是願意在發動機上面用的。
而且德系車的底盤就算在怎麼減配,也比日系車厚道。
開起來,會給人很足的信心,最起碼時速上了百公里,德系車不會發飄。
而且他們靠著渦輪增壓和缸內直噴的技術,也能把油耗給降下來。
這一點只要開過速騰的朋友就都知道,這款車是和豐田花冠對標的A級車。
雖然同樣喪心病狂的簡配,但說到油耗,其實和花冠也差不多。
比花冠略高一些,但也高不太多。
這就是德國車比日系車貴的原因!
至於很多人說,你德國車技術既然那麼好,那為啥三五年之後,還漏油漏液。
你看看人家日系車,就從來不漏油漏液,所以歐美系車的技術就是不行。
每當聽到這話,肖鋒都想給這樣的傻B幾個耳光。
為啥德系車,和美系車,在開了三五年之後,都願意漏油?
你看看他們發動機裡,是不是大多數都裝了渦輪增壓器?
一個渦輪增壓器工作的時候溫度有多高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