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太皇太后,胡太后相處的時候,他還是要注意一下的。
張太皇太后見楊軒態度堅決,便也沒再挽留。
送走楊軒,她的臉色就沉了下來。
“王振,你知罪嗎?”
大朝會上宣讀旨意的時候,竟然還敢開小差,必須予以懲戒。
“奴婢知罪,奴婢知罪!”王振知道自己躲不過這一遭,直接跪了下來。
他也不敢說求饒的話。
在宮裡,像他們這種人的命根本不是命。
“既然知罪,那就好。”
“來人,把王振拖出去,亂棍打死!”
張太皇太后直接下令。
王振臉色一變,他沒有想到,張太皇太后竟然這麼狠,要直接弄死他。
一直以來,他在宮裡的太監中還算有些地位,對此心中有些自得。
後來朱瞻基把他調到朱祁鎮身邊後,他感覺自己的人生一片光明。
還沒有走到人生巔峰,就這麼死了的話,他不甘心啊!
“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奴婢知錯,求太皇太后饒奴婢一條賤命吧!”
“求太皇太后饒奴婢一條賤命吧!”
這種時候,不求饒也不行了。
“拉出去!”張太皇太后沒有理會。
“饒命啊,太皇太后!”
王振哀嚎著被太監拖出去。
很快,外面就傳來的慘叫聲。
小皇帝朱祁鎮還沒有經歷過這種事,心中有些不忍。
當即跪在地上為其求情:“奶奶,求奶奶饒過王振吧!”
小皇帝不懂其他,但王振確實伺候他伺候的好。
要是王振死了,他晚上怕是又要失眠了。
一旁的胡太后見兒子如此,也幫忙說話:“母后,王振有錯,懲治一番就好,留他一命,也能讓他記住這個教訓。”
王振算是宮裡太監中最有學問的,要是就這麼死了,有點可惜。
自朱瞻基設立內書堂,教太監讀書。
太監這個群體也開始脫離文盲。
但,正經的讀書人根本瞧不起太監,怎麼可能用心教。
而王振是個落第秀才,略通經書,在私塾教過書,後來又做了教官。
或許是覺得考舉人,考進士太難了,就在永樂末年自閹入宮。
一躍成了宮裡最有學問的太監。
朱瞻基發現翰林院的讀書人教太監效果不太好,便又讓王振教太監讀書。
所以在宮裡的太監中,又稱王振為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