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遍啊。
劉怡菲奮力的蓋住馬桶蓋子。
電影一開始的時候就說過,馬桶是家裡最高的地方。
所以那些汙水也沒有淹沒這裡。
這也算是劉怡菲在整部電影中的高光時刻。
汙水不斷地衝擊馬桶蓋子。
劉怡菲的臉上卻沒有什麼太大的波動。
甚至連一絲悲哀都沒有。
這樣的反應,反而增加了真實感。
也看得人心裡一顫。
應該是經歷過很多回了。
要不然也不能這麼分工明確,也不能都這麼冷靜。
劉怡菲已經放棄了搶救物品。
摸出了香菸。
她點燃了香菸,那股想要擺脫這底層命運的感覺,讓人難以忘懷。
尤其是那臉上的微表情。
經過這樣一個電影,應該不會有人再說劉怡菲是偶像派了!
喜歡看演技的觀眾們也肅然起敬。
這樣的演員,是值得尊敬的。
尤其是那雙沾滿了汙水的雙手,以及滿頭汙垢的頭髮。
後面的鏡頭,則是長達幾分鐘。
貧民窟中無數人被救濟到了體育館,一場暴雨就讓他們無家可歸。
隨後是社長兒子在星旗國帳篷下肆無忌憚的避雨。
這一幕形成了鮮明對比。
需要表現得鏡頭很多,富人對窮人身上那股味道的嫌棄。
窮人下意識的聞著自己身上味道。
一幕幕的畫面,都讓人想要知道這結局如何。
場面混亂。
但其實每個人都目的明確。
死去的女兒,被反殺之前仍然在對社長表達敬意的前保姆老公——那種病態的寄生蟲心裡。
這一幕,也彷彿是在對應星旗國和棒子國。
以及父親在看到社長捏鼻子的時候,衝上前將社長幹掉的畫面。
一切似乎很是荒誕。
但卻有著很多的鋪墊。
在看到那個更為荒誕的結局時,觀眾們再次震憾。
父親躲在了地下室的負二層。
變成了二代寄生蟲。
而後面的結局也是開放式的。
有兒子的幻想,父親甚至還安葬了之前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