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毅也沒抱太大希望,畢竟對方未必有時間,但既然唐人算是港圈的公司,肯定都有聯絡,也要試一試,看看能否將‘孫武’請過來。
···········
“最近這小子倒是弄了不小的動靜。上次看的時候,還在拍攝舌尖,被稽核刁難,沒想到舌尖之後,再次拍攝出了這樣的綜藝。”
王局長看著報紙,眼中出現了讚揚。
“是啊,蘇導演能力很強,歷史科普、講座類的,一直都是收視率短板,央視的一些節目都是越做越差的。”
一旁的秘書笑著說道。
“之前蘇毅跟我說的那些話,我到現在還記得,關於網路的...能有這樣的見識,是個有眼光的年輕人,不過怎麼還在首都電視臺?”
王局長微微皺眉,雖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但是最近幾乎都是關於蘇毅導演節目的新聞。
這樣的年輕人,應該破格提拔。
怎麼還在公益廣告部門?
他是文娛局長,這種小事按理說他不操心,體制內下級不能越級上告,除非特殊情況。
他一個局長,也不可能總關注一個地方臺導演。
“聽說央視去挖人了,給了四級導演證書,還有副科待遇。不過...雙方弄得很不愉快。”
王局皺著眉頭。
這還能不愉快?
當然,他是不會親自過問這件事的。
畢竟他們總局不直接管央臺,只是有監督、稽核權。
不過事情的真相,還是要知道的。
“央視是傳達上級精神和風向很重要的一個渠道,蘇毅這樣的年輕人,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才,我看了典藏裡的龍國,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可以當做重點培養物件,但是這樣一個人,難道要將他逼出體制?是不是有點太針對他了。”
王局罕見的說多了一些。
在秘書的印象中,這已經算是嚴厲批評了。
說實話,不少央視、地方臺導演和編劇,都在體制內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離開。
憑藉著之前的人脈和名聲,迅速發財、出名。
然後體制再培養新人,新人得到不公平待遇,繼續離開。
彷彿是死迴圈。
雖然都知道這人才離開是損失,但沒辦法,體制沒辦法給這麼高的待遇。
你一個導演,副科級待遇,還是個新人,已經很牛了。
但若是現在蘇毅不考慮後果,選擇了之前前來挖他的影視公司,最低的標準,都是年薪20萬的。
這還只是初步合作。
“是啊,蘇毅導演我是比較佩服的,覺悟比我高。要是我....”
秘書訕笑著說道。
看起來他是無意間聊天,其實卻是在為蘇毅說話。
也是領導今天看報紙的時候,想起了這個年輕人。
要不然,秘書也不能直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