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初的時候,這個消費龍國99%的人都消費不起!
怪不得2006年的時候,戰網魔這部紀錄片沒有翻起什麼水花。
這也難怪,關注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但是在2006年之後,因為寄生蟲在全世界上映,讓棒子國很是被動,為了應對一些國內的壓力,一些掌管科技的財閥用網路方面的技術和裝置,交換了電影下架。
網路飛速發展,民眾的WIFI提前遍佈全國,網速也大為提升。
這才讓《戰網癮》這檔節目收視率爆炸,因為網路越發平民化,網癮的傳聞也開始爆發出來了。
這馬主任想要走蘇毅的老路子,之前還在總局工作,不得不說他還是有見識的。
這次的題材也選擇的非常好,符合當下時代。
不過之前的節目弄得再好,這次蘇毅將所有的不合理全部剝了出來。
讓觀眾自己判斷!
“人生的成長分為很多階段,比如說23歲的寶寶叛逆期,68歲的兒童叛逆期,1218歲的青春叛逆期!前兩個年紀太小,很容易被人忽視,但是1218歲,還是很難控制的,本來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好動且難以捉摸的,受到網路的影響,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改變!”
“尤其是一些網路遊戲,很容易改變成長期孩子的性格——不過在戰網魔的遊戲畫面中,將流星蝴蝶劍的遊戲介面,說成了魔獸世界,還將所有的網路遊戲都說成無惡不赦的,這種說法還是有些偏激的,儘管我國沒有明確的定義網癮,但是也知道人類會對一些事物,產生過度的沉迷。”
蘇毅的配音,在舌尖中就已經驚豔到了觀眾。
儘管不是最專業的,但是基本的呼吸和發音還是有的,再加上跨時代的發音模式,這都讓蘇毅很有名氣。
這次的紀錄片中,蘇毅也很是用心,所有的配音全部都是他弄的。
只不過不同於的舌尖的歡快,聲音有著沉重。
主題也很是明確,國家目前不承認網癮這個詞彙,的確是有網路重度依賴者,而且也跟遊戲相關,但是所有的一切需要自己來判斷,誰也不想嘗試電擊的滋味吧?
“楊教授的戒除網癮學校,在當地很有名氣,甚至有全國各地的人,不惜花費大價錢送孩子去。以下則是我們的採訪,我們找到了十個孩子,都是當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孩子。”
為了節省節目時間,採訪的畫面很快結束。
傳遞的資訊卻讓人十分恐懼。
“他們採取的管理方式很簡單,進來的孩子先‘電療’,讓孩子恐懼之後,表面上不敢違抗學校,為了讓他們儘快真心的服從,甚至會採取體罰、連坐、告密有功的方式來獎懲。”
採訪中得到的結論是觸目驚心的。
“我們一個班的學生,有人想逃出去.被人告密了,那個學生被懲罰兩天不能吃飯,還多了一次電療.而告密的人則得到了獎勵。”
“我們上課就是被洗腦。課程都是在威脅我們,出了學校之後要是不聽話會怎樣,要是將這裡的事情說出去會怎樣甚至有一個喜歡罵人的體能老師威脅我們,若是說出去,就算是父母也會被殺掉!”
“當然,還會時不時的告訴我們,只要聽話.那就平安無事。”
····
執法領導看著電視,眉頭緊皺。
這不就是在洗腦麼!
標準的傳銷組織方式,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一些還沒有成年的孩子,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好處?
執法部門看過無數的奇奇怪怪的案件,自然知道一些特殊的手段。
心理暗示,獎懲威脅等等.
這裡的問題,比他想象中還要嚴重!
····
與此同時,龍國的一個鄰國,一個混亂的地方,幾個面板黝黑身穿軍服的人,也正在看著國際頻道。
精通龍國語言的他們看著電視,倒是沒什麼觸目驚心的感覺。
反而慢慢興奮了起來!
這種管理方式值得借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