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
沒想到石秉道背刺自己。
這個傢伙看起來,應該沒有那麼陰險啊。怎麼就……
三百人啊大哥。
我怎麼養?每個月伙食費都不少吧?
要不要開工資的?
戴老闆的復興社,也才一千多人。
我特麼一個小隊長,手下養三百人,處座知道了,晚上都不敢睡覺好吧?
要命……
“怎麼會這麼多人?”
“你之前不是說招人,招人,招人……”
“那也不用招這麼多啊!”
“不是越多越好嗎?人多力量大。他們全部都是十九路軍的……”
“你先告訴我,這裡是哪裡?”
“本來這裡是沒有名字的。他們來了以後,開荒種地,於是取名叫十九塘。放心。所有的手續,我都搞好了。”
“什麼手續?”
“就是一個合法的村莊。有民籍本的。”
“哦……”
張庸鬆了一口氣。
換言之,就是他們可以在附近耕種,自給自足?
算了,這個要求可能比較高。但是,只要能自給自足一部分,就可以減輕他很多壓力。也沒那麼多意外。
只要是有活幹,就沒有那麼容易惹事。
否則,幾百個青壯年,無所事事的,還得了?打架鬥毆,雞飛狗跳……
進一步深入瞭解。
才發現十九塘這裡,其實不止三百人。
因為有一部分的十九路軍士兵已經結婚生子,於是拖家帶口的也搬過來了。
炊煙裊裊……
老婆孩子熱炕頭……
“我需要的是有戰鬥力的。”張庸皺眉,“不是老弱婦孺。”
“有啊!你隨便挑!”石秉道解釋,“伱現在就可以去挑。”
“好!”張庸來到村子中間。這裡有一塊空地。
可以當做曬穀場。也可以集合民眾。
石秉道顯然和那些“村民”非常熟悉。笑呵呵的和眾人打招呼。
張庸勉強擠出笑容,和大家問好。
然後敏感的發現,似乎“村民”分成兩派。
很明顯的對立。
一部分在東面。一部分在西面。
相互間涇渭分明。
站在東面的人比較多。佔據了三分之二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