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庸還是負責打頭。最先投彈。
後面的轟炸機,根據相關的引數進行修正。確保命中。
斯特龍反而是輕鬆了。
因為都已經固定套路。
就是高度1200米,速度280,提前量是多少,都已經全部計算好。
所有的轟炸機只需要按照引數投彈即可。
當然,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確定所有引數。幸好系統解決了。
“一號機,距離3200米!”
“二號機,距離3500米!”
“三號機……”
張庸給所有轟炸機報數。
高度是一樣的,航速是一樣的。所以,投彈距離是相等的。
按照之前計算好的提前量,是320米左右。
因為250公斤航彈很重,所以,拋物線有細微的變化。
2000米……
1000米……
這時候,看得更加清楚了。
碼頭上確實有非常多的日寇。有穿軍裝的。也沒有沒穿軍裝的。
沒有白點。都是紅點。
可能是涉及到武器彈藥的運輸,日本根本不敢用外人。
很好。
原子彈下無冤魂。
這一波轟炸,連誤傷都沒有。
完美……
忽然眼神一閃。看到一頭日寇大佐。
咦?
大佐?
眨眨眼,看清楚。
沒錯。
確實是大佐。
身邊簇擁著十幾個日寇。中佐、少佐都有。
就在碼頭。估計是指揮官。
距離太遠,無法辨別是什麼兵種。可能是炮兵?
日寇野戰炮兵聯隊長?
喲西!
這一波真的沒有白來。
等一下凝固汽油彈下去,日寇大佐快樂昇天!
等等……
忽然又看到一頭日寇大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