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說。”
“日本人和蘇聯人,遲早是要發生衝突的。”
“它們會打起來?”
“是的。”
“它們之間會爆發戰爭?”
“是的。”
“你確信?”
“確信。但是規模不會很大。”
張庸打了一個補丁。
你別回去胡亂報告。
我說的是發生衝突。但是沒說兩國會大打出手。
張鼓峰,是很小規模的衝突。
諾門坎規模比較大。但是也在一定範圍內。
是日寇自己控制的。吃了虧以後,居然打落牙齒和血吞。認了。
後世因為諾門坎的蘇軍損失問題,爭論的非常激烈。誰也無法確定,蘇軍到底損失了多少。
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日寇再也不敢北上。顯然是被打怕了。
以日寇的囂張跋扈,狼子野心,居然被打的不敢報復。可見內心到底是有多恐懼。
“你怎麼知道?”
“他們派人來觀摩,我就知道了。”
“觀摩?”
“當然是要預備開戰,才需要實地觀摩啊!”
“那,什麼時候?”
“未來一兩年吧。”
張庸其實不記得準確的衝突時間。但是,肯定是未來一兩年。
隨著蘇聯援助的增加,日寇越來越憤怒。於是想要教訓教訓對方。沒想到,最後被對方教訓了。
以日寇的尿性,發現自己打不過,立刻轉頭求和。簽訂互不侵犯協議。
就是這個協議,給華夏帶來了很大麻煩。
蘇援逐漸斷絕了。
鼎鼎大名的74軍,差點沒有武器彈藥作戰。慘的一筆。
幸好有個租借法案,勉強補上一點。
到珍珠港以後,美援大量到來,國府的好日子終於來了。
如果沒有史迪威,簡直就是老蔣的人生巔峰。最高光時刻。還在開羅會議露了臉。
哦,說到史迪威。他眼下就是在華夏。就在漢口。
他已經在美麗國駐華夏大使館連續擔任了多年的武官,目前還默默無名。
“你能和夫人通報訊息,對吧?”
“是……”
“請她多多關照史迪威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