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阻擋日寇十四師團南下。防止其接應日寇突圍。
簡而言之,就是一刀封喉。
大活來了。
和自己預料中的差不多。
日寇不是蠢蛋,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情況出現。
它們沒有愚蠢到三個師團全部擠在一起,然後進入包圍圈。還有土肥原賢二在外面接應。
“你們看吧!”
張庸將電報遞給兩人。
然後派人將55軍副軍長拓跋雷火也叫來。
莫德宏還沒有到達55軍。只能是由拓跋雷火頂上。倒也沒什麼問題。
“我們要守住濟寧、兗州、鄒城一線。”
“是的。”
“我們腹背受敵。”
“是的。”
“防線全長六十公里左右。”
“是的。”
孫桐萱沒有說話。都是于學忠和張庸在商量。
第三集團軍的情況,張庸已經基本瞭解。有戰鬥力的,大約五萬人左右。
六十公里的防線,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如果是面對一般的敵人,五萬人肯定差不多了。每公里一千人呢!
可是,同時面對日寇三個師團,那就不夠看了。
哪怕是加上騎二軍也是不夠的。
三個師團的日寇戰鬥力,足夠打爆國軍任何一個地段的防禦。
“還有68軍。”
“那就幹吧!”
于學忠沒有異議。下定決心。
統帥部將張庸放在濟寧,要做的其實就是這件事。
整個包圍圈壓力最大位置。就是兗州、濟寧一線。
不但要扎口袋。還要防止敵人將口袋鬆開。
前後都是敵人。
腹背受擊。兩面夾擊。
隨時可能被日寇吞沒。
除了張庸,沒有人能承擔如此兇險的任務。
一旦成功,等待張庸的,毫無疑問,將是第四枚的國光勳章。或者更高的榮譽。
沒有人會有意見。
因為除了他,沒有其他人能做到。
現在,基本預設,國軍第一悍將的名頭,非張大專員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