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用湯姆森。兜頭兜臉的就是子彈。連人帶馬一起幹掉。直入靖國神廁。
“專員。”
何英平又來了。
遞給張庸一沓電報。是日文的。
旁邊有中文翻譯。透過電報資訊,確定了日寇騎兵番號。
是來自滿蒙軍團的獨立騎兵第九聯隊。不在四個騎兵師團編制裡面。但是隸屬於日寇關東軍。
“關東軍?”
張庸對這個名詞感興趣。
盧溝橋事變之前,日寇關東軍實力還是很強的。
但是現在,不好說。
日寇已經從關東軍抽到了大部分精銳入關作戰。
在二十個常備師團裡面,好像只有五六個師團沒有出現?其他十幾個師團似乎都來了。
現在填充關東軍的,都是新組建的師團。番號雖然很多。但是戰鬥力,顯然要打折扣。
此時此刻的日寇關東軍,肯定非常擔心遭受來自北方的進攻。
所以,儘快的解決關內戰事,迫使國府投降,絕對是日寇的當務之急。
戰事曠日持久,久拖不決,對日寇是非常不利的。
“從電報內容來看,應該有至少三個騎兵聯隊。”何英平解釋。
“三個聯隊?來得好!”張庸目光閃動。
他現在已經見慣大場面了。對三個聯隊,沒什麼感覺。
日寇騎兵的三個聯隊,也就是五千人左右。還不如日寇一個步兵旅團人數多呢。
關鍵是沒有重武器。將敵我雙方的差距拉近了。
國軍目前差的就是重武器。
如果日寇出動75毫米或者105毫米火炮,國軍很難阻擋。
尤其是那些射程高達18公里的105毫米重加農炮,在地面上,基本上就是無敵的存在。
放眼當時全世界,18公里的射程,也是同等級火炮中最遠的。
很不幸的是,北面南下的日寇三個師團,裝備的全部都是這種105毫米重加農炮。
三個重炮兵聯隊,完好無缺。都是三十六門滿編。
另外,在濟南,還有一個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擁有三十六門150毫米榴彈炮。
此外,空指部地圖還顯示,在平津地區,以及淞滬地區,日寇還有大量重武器。
如果要計算重武器的話,日寇優勢太恐怖了。
目前整個國軍戰鬥序列,剩下的75毫米山炮,可能還不到一百門。
本來裝備的就不多,經過淞滬會戰和金陵會戰的損耗,所剩無幾。
要命的是,沒辦法補充。
損壞一門,就是少一門。
除非是蘇聯人的援助武器清單裡面有。
但是日寇那邊,至少有一千門以上。是國軍十倍以上。
10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