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48軍離開,桐廬立刻被日寇佔領。第三戰區真是……
就沒有安排部隊接防的嗎?
還是接防的部隊麻痺大意?
“問問。駐守桐廬的是哪個部隊?”
“是。”
參謀轉身離開。
不知不覺的,指揮所的氣氛開始緊張了。
北面,日寇佔領蒙城、德州。明顯是要合圍徐州。
南面,日寇又攻佔桐廬,繼續西進。
從桐廬出發,一路向西,就是建德、衢州、上饒、鷹潭。然後合圍南昌。
等於是將第三戰區切割成兩半。
一時間,從地圖上看,確實是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
無論是南面,還是北面,一旦被日寇深入,後果都很嚴重。
但是。
淡定。
沒什麼大不了的。
目前日寇還是主動。攻勢當然猛烈。
在武漢淪陷之前,日寇都不會停止進攻。以後淪陷的地方多得很。
習慣就好。
“日寇來勢洶洶啊!”杜松嶽緩緩的說道。
“日寇主力應該是在北面。”張維藩判斷。
張庸沉默不語。
他在利用空指部地圖窺探全域性。
空指部地圖覆蓋的範圍太大,其實也有一些弊端。
就是某些區域性,有可能被忽略。
比如說蒙城。
誰能想到,日寇會在蒙城動手。
事實上,空指部地圖顯示,蒙城周圍,並沒有日寇重炮啊!
距離蒙城最近的日寇105毫米重炮,還在蚌埠。
蒙城方向,只有日寇的75毫米山炮。
單純是從重武器來看,確實是這樣。
至於日寇在蒙城投入了多少兵力,空指部地圖就無法顯示了。
番號是日寇兩個師團。但是具體投入多少兵力,地圖沒顯示。
德州距離太遠,超出空指部地圖範圍了。
桐廬方向,日寇也是輕裝步兵。只有75毫米山炮隨行。
其實,75毫米山炮也才十二門。更多的是九二步兵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