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
漢口機場。
一架馬丁139WC轟炸機準時起飛。
因為裝載的彈藥太多。它顯得非常的笨重。搖搖晃晃的才艱難飛起來。
機艙裡塞滿了各種彈藥。包括原裝的和非原裝的。
原裝的有四枚重量225公斤的航彈。
非原裝的是25公斤航彈。有二十四個。都有保險插銷。
機組人員三人。
張庸、麥考伊、佟彥博。
佟彥博是被臨時叫來做投彈手的。屬於抓壯丁性質。
當然,他本人是非常樂意的。
從漢口機場到金陵,直線距離大約450公里。完全在馬丁139WC的覆蓋範圍之內。
甚至,還可以減少部分的燃油,然後騰出重量裝載額外的炸彈。
如果不怕金屬疲勞的話,超載一點也沒事。
目前就是處於超載狀態。
導致兩臺發動機發出歇斯底里的轟鳴。彷彿隨時都會罷工。
飛過羅田……
飛過舒城……
到達巢湖的上空。
距離金陵是越來越近了。
空指部地圖顯示大量的紅色目標。
有日寇的105毫米重加農炮……
有150毫米榴彈炮……
有坦克……
有軍艦……
當然,還有飛機。
熟悉的大校場機場,飛機標誌密密麻麻。
檢視,發現有九七式攻擊機。也有九五式戰鬥機。雙翼的。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型號。
總的來說,日寇陸航的戰鬥機,並沒有太出色的。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九七式。
然而,就是這一點,已經足以碾壓農業國的華夏。
雖然九七式戰鬥機的效能不咋的。但是別人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啊!
前方戰損,後方可以有效補充。
而且,這個九七式戰鬥機的生產成本很低,效率很高。可以短時間生產大批次。
這麼說吧,只要日寇願意,一天生產十來架,是沒有問題的。一年就是三千架。
和其他世界列強當然沒法比。但是在東亞,純純的降維打擊。
有選擇困難症了。
是首先攻擊日寇的機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