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機場又叫王家墩機場。
放在後世,就是淮海路,萬達廣場的位置。
繁華鬧市。商業匯聚。
但是在當時,這邊還是相當荒涼的。機場四周沒有圍欄。半敞開狀態。
從1935年開始,漢口機場就在不斷擴建。
盧溝橋事變以後,加快了擴建速度。面積不斷地向北面蔓延。
直到現在,機場邊緣還在不斷施工。有很多民夫。
當時好像也沒有什麼徵地的說法。附近都是荒地。直接就拓展過去了。似乎也沒誰敢鬧事。
因為會開槍的。
什麼叫戰時?就是分分鐘吃槍子兒。
搶劫、放火、侮辱婦女等罪名,在平時,可能就是有期徒刑。
然而,在戰時,統統都是一顆子彈送走。
尤其是在混亂的武漢三鎮。大街小巷貼滿各種戰時公告。
動不動就是嚴懲、極刑等字眼。
比公告更多的,是各個部隊的收攏告示。到處都有撤退下來的部隊在收攏殘兵敗將。
在漢口機場附近,也駐紮有很多國軍。
其中一個師的番號,還是張庸熟悉的。就是邱瘋子曾經帶過的152師。
不過現在,邱瘋子已經調走,調去第五軍當師長了。
第五軍是統帥部剛剛組建的新部隊。
清一色的蘇械裝備。
配備有坦克和重炮。
軍長就是杜聿明。
至此,後來常說的國軍五大主力,已經有三個成型。
一個是第五軍。
一個是七十四軍。
還有一個是十八軍。
要說番號最悠久,還得是十八軍。
土木系的立身之本。
“專員,到了。”
“好。”
張庸緩緩下車。
這裡是機場的東北角。很寬廣。
有一條岔開出去的跑道。泥土路面。但是壓得非常結實。
路面上鋪著一層薄薄的沙子。和後世的公路差不多。除非是傾盆大雨。否則,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破壞。
國府空軍的“外籍兵團”就在這裡。
他們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是完全不同的。後者是國家派來的。
這些外籍兵團,則是國府空軍私底下招募的。完全是拿錢辦事。主要是各個飛機制造公司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