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軍184師也在淞滬戰場。
在南線。屬於張發奎的右翼兵團。隸屬第10集團軍。
在。
又不完全在。
雖然是在淞滬戰場。但是戰鬥並不激烈。
右翼兵團負責防禦的區域,是蘇州河以南部分。直到海邊。其實就是租界以南。中間還有條黃浦江。
也有日寇從這裡發起進攻。但是兵力不多。攻擊也不猛烈。
所以,隸屬右翼兵團的第8、第10集團軍,麾下的部隊都是被不斷的被抽調,最後剩兩個空殼。
現在,張發奎能指揮的部隊,可能就幾個師。三四萬人。
老蔣的慣常操作,習慣就好。
拆東牆補西牆。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張發奎也知道自己就是個泥塑的司令長官。
在老蔣的地盤上,根本輪不到他真正決定。
於是,對於統帥部的操作,他從來都不過問。本人在松江城內,兩耳不聞窗外事。
“專員。”
“專員。”
張庸來到184師師部,意外發現,川軍145師師長饒國華居然也在。
原來,川軍145師也是被分配到了南線。
隱約間覺得不是巧合。
老蔣可能是擔心什麼。
不敢將太多的地方派系軍隊安排在要害位置。
一方面是擔心這些雜牌軍的戰鬥力,無法堪當大任。另外一方面,也是擔心籠裡雞造反。
戰場之上,任何時期都有可能發生。老蔣自己就是搞陰謀的行家。自然擔心別人也學他。
建立信任很難。但是崩壞非常容易。
“你們好。”
張庸點點頭。挨個握手。
沒想到,在南邊,居然還有兩個師的生力軍。
老蔣的騷操作真是迷。
為什麼不將184師和145師抽調到關鍵戰場?
而是抽調100軍(230師)?
難道是因為這兩個師的師長,不是黃埔生,所以信不過?
“情況怎麼樣?”
“日寇昨天發起了一次進攻,大隊級別,被我們打退了。”
“部隊傷亡如何?”
“還好。”
兩人都是一樣的回答。
張庸於是明白,部隊應該沒有太大傷亡。
和羅店、大場那邊的戰鬥,是無法相比的。日寇進攻的烈度不高。
這邊不是日寇的主攻方向。投入兵力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