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指名道姓要你來,也是為了分攤部分壓力。”
“什麼壓力?”
“來自金陵的指示,都是密電。不能公開。所有和日方的談判,都是宋軍長負責。金陵方面從來都沒有發表過公開的譴責、宣告之類的。甚至還派何應欽和日寇簽署了塘沽協定。這讓宋軍長非常懷疑自己是不是被當做炮灰。”
“所以呢?”
“所以。他需要一位來自金陵的大員,有影響力的,直接和日寇對上。直接和漢奸對陣。將日寇的注意力吸引過去。讓金陵那邊也承受部分的壓力。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哦?”
張庸若有所思。
好像外界的解讀,真的錯誤了?
自己好像也想歪了?
“宋軍長需要支援。需要直接的,強有力的支援。而不是不能宣之於眾的密電。”
“我能做什麼?”
“直接抓捕日諜。抓捕漢奸。肅清一切叛國投敵者。”
“公開的?”
“當然。你代表的是金陵政府。你所做的一切,日寇都會認為是金陵政府的授意。”
“老蔣……”
張庸緩緩搖頭。沉默。
這件事,老蔣肯定不會公開同意的。
他格局太小。只想得到好處。不想承擔責任。太圓滑了。
暗中指示二十九軍要抵抗。但是公開場合卻不發一言。彷彿華北的事和自己完全無關。
哪怕是盧溝橋事變以後,也得到十天以後,才發表公開宣言。
也難怪二十九軍不敢對他有任何指望。
連惠而不費的口頭支援都沒有。何況是實質性的支援?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什麼?”
“少龍,你如果想幫助宋軍長,就必須有自己的主見。”
“包括和老蔣決裂嗎?”
“事情沒有那麼嚴重。但是隔閡肯定會有。你自作主張,他多半不喜歡。最終會漸漸的疏遠你。”
“你們看人很準。”
“畢竟是老對手。”
“齊燮元的治安隊是什麼情況?”
“纖芥之疾,不足為患。”
“我好像還沒有底氣這句話……”
“因為你還沒有見到宋軍長啊!”
“哦……”
張庸沉默。
資訊太多。需要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