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
“到!”
“將師管區的資料給我找來。”
“是。”
陳西光答應著去了。
一會兒以後,就將師管區的相關檔案搞來。
張庸迅速的翻閱一遍。
其實,這個師管區,還是新鮮事物。是軍政部制定的。是德國軍事顧問團建議的。
實話實說,德國人的軍事理念,還是非常先進的。
這個師管區,其實就是後勤基地。是綜合補給區。
除了補充新兵,還有部分物資。
一些受傷的,殘廢的官兵,如果沒有家,沒有地方投靠的,都可以安排到師管區。
如果是用紅黨那邊的話來說,就是部隊的後方根據地。
這個根據地,是基本固定的。
日寇那邊也有類似的做法。每個聯隊都有指定的編練區域。
什麼仙台師團,什麼大阪師團,什麼熊本師團,都是和補給區有關的。補給區的地名,就是師團的別名。
軍政部從去年(1936年)開始,就逐漸推行師管區體制。
然而,摻雜了太多私心。
在推行師管區的同時,嚴重排擠非嫡系部隊。
只有調整師才能獲得師管區。
什麼是調整師?
就是德械師的前身。是軍政部認可的精銳部隊。
是按照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建議,制定的新編制。
第一批調整師只有二十個。第二批只有十個。也就是說,只有三十個師的番號。
如果不在這三十個師的番號裡面,就沒有師管區。
那全國有多少個師的番號?
估計軍政部都不清楚。但是肯定有幾百個。
而在這三十個師裡面,又有幾個山頭。何應欽、陳誠兩人對立嚴重。
誰都想要將自己的心腹部隊的師管區,劃到人口多,較富饒的區域。
明爭暗鬥。
結果導致推行效果並不理想。
那麼,67軍麾下,有哪個師的番號是被列入調整師的?
沒有。
做夢。想都不要想。
沒有被取消番號就不錯了。還想升級?
之前因為和紅軍作戰失利,東北軍直接被取消了115、120、129三個師的番號。
最後這三個師的番號,都劃給了八路軍。試圖將這三個番號的晦氣帶給對方。誰知道,對方每個師都發展出幾十萬人。一個師拉出來,吊打國軍幾個兵團……
“吳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