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頭萬緒。
整個江陰要塞,完全就是爛攤子。
徐康有能力嗎?有。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源,只有乾瞪眼。
而且,他是雜牌軍出身,本身威信就不夠強。
駐守要塞的部隊,也是來自五湖四海,很多都是被裁撤的地方派系殘存。
將他們安頓在這裡,其實是砧板上的魚肉。
等著進一步處理。
比如說103師,就是原來的黔軍三個師縮編而來。所以,人數很多。但是,綜合戰鬥力卻幾乎等於零。
五個大炮臺,還有三個小炮臺的情況也不樂觀。
第一輪實彈射擊以後,光是維修整理,估計就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發現的問題太多。一下子整改不過來。
“特派員。”
“請坐。”
來的是要塞守備司令部參謀長,杜松嶽。
杜松嶽也是雜牌軍出身。五十多歲,在戰場上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
他曾經參加過武昌起義。算是老資格。戰功也不錯。但是後來不知道怎麼的,蹉跎一生,最終在江陰要塞落腳。
整個人看起來,非常的滄桑。眼神黯淡無光。可能是經歷太多生死了。
辛亥革命以後的幾乎所有戰事,他都經歷過。一個人就是一本歷史書。
“杜參謀長,江陰要塞日後就交給你了。”
張庸開門見山。
他的任務是巡視。不是長期駐守。
他也不可能在這裡長期駐守。他是有自己的特殊任務的。
抓日諜才是他的主業。
“是。”
杜松嶽木然回答。
不喜不悲。彷彿是個木頭人。毫無感情。
事實上,在下層官兵那裡,這位參謀長,的確是有“木頭人”的外號。他也不介意。
根據陳書童的描述,就是你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你指令他去做的事,他能做得很好。但是多餘欠奉。
你如果是沒有明確吩咐他去做的事,他肯定不會做。
據說是以前吃過大虧。
老實人都這樣。被坑多了。終於學會自保了。
多做多措。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職場精髓。
“這是我要你做的事。”
張庸將一張公文紙推到杜松嶽的面前。
上面有列明瞭所有的事項。還有他張庸的親筆簽名。有日期。
這等於是明白無誤的告訴對方。這是白紙黑字。是我要你做的。如果有問題,我負責。肯定不會連累你。
你是下級。只需要忠實的執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