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塔納瓦羅勉強接受。
當即挑選兩個步槍手。
張庸注意到,他們攜帶的步槍有點特殊。
“這是……”
“貝達M35,半自動。”
“半自動?”
張庸好奇的拿過來。
還真是。十分稀罕。他從來沒見過。
口徑好像是6.5毫米。彈匣容量好像是15發?具體不清楚。
在他的記憶裡,二戰的半自動步槍,最出名的就兩種。老美的加蘭德,北極熊的SVT40。
其他的,記憶裡並不存在。等於沒有。
然而,事實上,在當時,其他各國,也陸陸續續有半自動步槍問世。只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大批次生產。沒有列裝。就算是加蘭德,現在的列裝速度也是非常慢的。一年可能才裝備幾萬支。
是珍珠港被襲擊以後,美麗國開足馬力,進行全方面的軍工生產,加蘭德的產量,才會飆升的。縱然如此,也趕不上軍隊需要。作為四等人的海軍馬潤,要等到43年以後,才獲得第一批加蘭德半自動。
瓜達爾卡納爾的時候,大部分海軍馬潤還是拉大栓的。
約翰·巴斯隆才有機會一戰成名。
在拉大栓隊伍裡,重機槍太猛了。
否則,如果全部都是加蘭德,機槍手基本沒什麼用了。
在後期,美軍的步兵班組成,主要火力就是加蘭德。沒機槍什麼事。BAR的原始定位,就是自動步槍。
“怎麼?想要嗎?”塔納瓦羅立刻嗅到了商機。
“要。”張庸點點頭。
“每支150美元。”
“什麼?”
“給你優惠價。每支150美元。”
“滾!”
張庸立刻拒絕。
開玩笑。搶錢呢!每支150美元!
加蘭德都沒有這麼貴的。用不起。
當時的半自動步槍,幾乎都很貴。模具成本高,產量小,單槍價格自然就高。
而普通的一直栓動步槍,比如說春田M1903,最多20美元。
還是到岸價。送到你手裡。還送子彈!
或許,這也是各國軍隊不願意大規模換裝的原因。實在是特麼的貴了。軍費永遠都是不夠的。
潛行前進。
迂迴曲折。
需要繞到最外圍,以免被日寇夾擊。
塔納瓦羅幾次想要說話,最後忍住。
終於,張庸停下來。
他找到了射擊角度。
舉起望遠鏡。非常清晰的看到了日寇。
將望遠鏡遞給塔納瓦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