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印刷的假幣數量,遠遠跟不上法幣貶值的速度。印了也是白印。浪費他們的紙張。浪費他們的機器。呵呵。
所以……
不用打擊。讓他們繼續印。
“這三種不同質量的法幣,你說哪一種才是假幣?”夜鶯忽然意味深長的說道。
“都是真的。”張庸沒有理會她的指桑罵槐。
你都叛逃了,還管那麼多。
我們華夏的國情,自來如此。過手的必須撈一筆。
財政部主管法幣的印刷,怎麼能按照原來的計劃呢?原來的計劃根本無法滿足需要好不好?
委座到處都要用錢……
西北需要錢,西南需要錢,華南需要錢……
他去哪裡搞那麼多錢?
最快捷的辦法,當然是自己印了。
這邊印出來,那邊就能立刻使用。
反正,他覺得,只要是自己悄悄的印,自然不會有事。
通貨膨脹什麼的,委座也不懂啊!
宋家、孔家都懂,但是不會告訴他。因為最積極加印的就是他們。
瘋狂的加印法幣,然後強行兌換大洋。他們試圖將民間所有的大洋都收入自己囊中。然後,管它法幣還值不值錢。變成廢紙也無所謂。反正他們已經聚斂到了足夠多的大洋了。個人財富也換成美元和英鎊了。或者金條。
我死以後,管它洪水滔天!
唔,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川島芳子送來的一些物品。
都是古董。看起來就十分珍貴那種。
張庸自身對古董沒什麼研究。但是處座有啊!
回頭給處座幾個。也算是臨別贈禮。
從此以後,他和復興社特務處,可能就是兩家人了。
當然,按照復興社的說法,只要入了復興社的門,就永遠都是復興社的人。
那麼,自己去了空軍那邊,繼續掛一個復興社的名頭,似乎也是可以的。正好,處座不用擔心自己篡位,給個名譽職位完全不過分。自己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在特務處這邊找人幫忙。李伯齊還在這邊呢。
換言之,就是自己或許能夠調動兩邊的人。兩邊都吃香。
“這是唐朝的博山爐……”
“什麼?”
“唐朝的。”
“哦……”
張庸表示自己不太懂。
博山爐好像有很多的款式。各個朝代都有仿製。
具體哪個朝代的最值錢,張庸也不清楚。也不關心。他琢磨的卻是它的用途。
川島芳子是要送給誰?
奇怪,為什麼是川島芳子出面呢?
川島芳子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