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閒在常昆壽辰當日,先潛入常昆府中,將常昆暗殺在廁所中。
然後帶著人從正門闖入,聲稱常昆犯了大事,速速出來接受調查。
接著,眾人就發現常昆已經死在茅廁裡,範閒就宣稱常昆畏罪自殺。
“這小子,夠無恥。”
慶帝看了李長安一眼,“比你還是差遠了,你竟然利用薛清幫夏棲飛奪了明家家產。”
“範閒大張旗鼓跑去江南,最終只懲治了一些貪官,連三大坊的門都進不去。”
“對了,說起內庫,婉兒的代管期限快到期了。”
“你倒是說說,應該交給誰執掌比較合適?”
李長安直言不諱,“要麼繼續讓婉兒執掌,要麼按陛下的想法交給範閒。”
“但是,無論是誰,都得讓人心服口服,也得讓人放心。”
慶帝也不避諱想將內庫交給範閒的想法,“那你覺得他們兩人,誰更能讓人放心。”
慶帝知道範閒和太子走得近,李長安一定會支援林婉兒。
但是,李長安的說法卻出乎了他的意料。
“陛下,內庫虧空已經查明,足足三千萬兩之多。”
“如何更好的執掌內庫,其實並不簡單。
不如讓範閒和婉兒各自上個摺子,先看看他們的想法。”
林婉兒給李雲睿做的離任審計,比原劇中李雲睿自己做的,又多出了一千萬兩。
內庫虧損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大額走私,還有明家和崔家、李雲睿都從裡面薅了不少羊毛。
李長安說的,也是慶帝的顧慮。
他想把內庫交給私生子,總要有個讓人信服的理由。
本來是想讓範閒收拾了明家,然後接受內庫就順利成章了。
但是範閒沒有鬥過李長安,明家卻被林婉兒收入麾下,慶帝又要再找理由了。
李長安的想法也很簡單,原劇中範閒對於內庫有很多想法,比如智慧財產權,比如將工藝完全解密。
那些天真而可笑的想法,如果他敢真的提出來,不把慶帝氣死才怪。
就算範閒不提那些想法,他腦裡子那些不符合時代的理念,一定會讓慶帝很不爽的。
幾天後,範閒回到京都,按照慶帝的要求上書說明了管理內庫的想法。
林婉兒在李長安的指導下,提出了輪流執掌,分散行銷的想法。
慶帝拿到兩人的奏摺之後,將李長安、太子、林若甫、範建召入了宮中。
“太子,你先看看範閒和婉兒的奏疏,看看內庫應該給誰執掌。”
太子先看了林婉兒的奏摺,然後又開啟了範閒的奏摺。
看了幾行字,太子就感覺眼前發黑,範閒對於他這個太子給出的建議,是一點都不參考啊。
“陛下,兒臣覺得,還是婉兒的方法,更為妥當。”
太子非常無奈,但還是不得不承認,林婉兒的方法更成熟。
奏摺傳到範建手裡,他的眉毛漸漸的擰成了疙瘩,然後嘆了口氣。
“的確是郡主的方略更為合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