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背熟《大慶律》,向朕上表說明去意,否則不許出行!”
“還有,勒令永王,不許再拉攏其他衙門的捕快加入他的親衛!”
“如果再有一個有官身的跑去給永王做護衛,朕削了他王爵!”
刑部總部頭邢育森,還是沒能經受王啟年糖衣炮彈的考驗,最終捨棄了官身加入了永王親衛,成了親衛副統領。
這件事引起了六部、京都府的聯合抵制,慶帝這才給李長安下了死命令。
三個月後,李長安禁足期滿,全文背誦《大慶律》,向慶帝上表。
表文言辭懇切,表達了一定遵守國法,絕不再強搶民女的態度。
慶帝同意之後,派侯公公送了一張袖珍聖旨,上書“可調一百兵”,五個字全部在玉璽覆蓋之內。
美其名曰方便攜帶,可當做一個調兵小虎符。
這四年裡,不算萬山商會的話,李長安賣字畫、雜誌的錢也有數百萬兩。
他的影密衛,已經完全放在了明面上,名曰永王親衛。
影密衛的一百人裡,八品只有二十人,而且大多數都只是八品下。
親王養高手並不違反規制,連宰相林若甫府中都有七品高手數十個。
李長安賺那麼多錢,不請歌妓、養護衛,攢著這麼多錢會令很多人不安的。
他不是養不起更多的人,而是鑑查院眼線太多,人太多了會有麻煩。
李長安離開京城,留了二十名密衛保護王府,其他人全部帶在身邊。
一百名影密衛,已經全部達到死忠狀態,就是李長安要造反這些人都會跟隨。
就連最新加入的邢育森,也達到了死忠,之所以這麼快歸心,一大半是王啟年的功勞。
老王在京都人緣活絡,先找人給邢育森老孃看病,又給孩子上最好的學院。
接著,李長安預支了邢育森三年的俸祿,讓邢育森買了一個大豪宅。
活在京都的體制內中年男人,其實很容易收服,幫他解決實際困難,他恨不能給你跪下。
醉仙居。
負責調教清倌人的司理理,正在看著最新的《石頭記》連載,一邊看一邊抹眼淚。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哭死我算了……”
她一邊哭一邊想,這樣的詩文,也是李長安寫出來的。
那天初見李長安,甚至在李長安懷裡寫詩詞的時候,她都對永王殿下觀感極好,甚至已經動了心。
哪怕被關了一個月牢房,司理理都對李長安沒有多少恨意,畢竟李長安並沒有將她交給鑑查院。
正在這時候,門口突然輕響了一下,“殿下不日遠遊,寫了些詩詞交於姑娘。”
司理理房中的侍女開啟門,發現門口放著一封信,卻一個人影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