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的情況,也是出乎李野預料的。
他本能的以為前來掃墓的,都跟楊槐花和楊玉民的情況差不多,但不曾想當年陣亡的戰士,大部分都是沒有成家的,
就算成家有了孩子的,這麼多年過去了,媳婦兒帶著孩子改嫁,也大機率不會讓兒子來這一趟,畢竟大家都有了新的生活,有些記憶,就應該淡忘。
而且人死如燈滅,掃墓這種行為在很多人嘴裡,根本就是“無用功”。
但是這種記憶在媽媽心裡,卻是永遠也忘不了的。
李野看看現場這些人的穿著打扮、舉止言行,估計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出遠門,對陌生的環境有一種天生的畏懼。
但她們還是來了,只為去看一眼那冰冷的墓碑,只為了做一次“毫無意義”的行為。
二狗從一個房間裡走出來,看到了李野。
他趕忙過來對李野說道:“剛才我跟小悅姐請示了一些事情,沒想到把你也給折騰過來了”
李野道:“這種折騰是應該的,你這裡人手夠嗎?這些親屬可不比年輕人,需要更多的人照顧.”
二狗點頭說道:“我也是這麼想的,因為這些大娘一哭起來就哭個沒完,我們這種大老爺們又不好勸,
所以我請示小悅姐,讓她緊急調一些能說會道的女同志過來安慰她們,要不然咱還沒走,就哭壞了身子,可就不好安排了。”
李野點點頭道:“多抽調一些人過來,把情緒容易激動的人分組,一個組配一兩個女同志隨行,另外馬上聯絡醫院,給年齡大的親屬做一次體檢”
“好的好的,我馬上安排.”
雖然二狗已經做出了一些類似的安排,但還是很認真的答應了李野。
這其實就是牛紅章所說的“大型集體活動”,各種意外情況都可能發生,對組織者的組織能力是一種考驗。
當然了,“有經驗”的組織者也可以提前做一些措施,比如“因為高原環境,超過45歲的不允許參加,45歲以下提供三甲醫院以上體檢材料”,那也可以避免絕大部分的麻煩。
但這種方式,李野從來沒想過。
事實證明,八十年代的老太太比後世的老太太要堅強的多。
當二狗要拉著她們去醫院體檢的時候,絕大部分老太太都拒絕了。
“我們沒病,保證不給你們添麻煩.”
“我一輩子都沒吃過藥,去什麼醫院呀?不去不去,浪費那錢幹啥?”
“同志,我知道你們是好心,但你們能帶我們去,我們就十分感謝了你們別擔心我們的身體,我向你們保證,我死在路上也不怨你們.”
“.”
一個大嗓門的老頭不滿的埋怨自家老太太:“都是因為你們哭天抹淚的,才讓人家擔心了,這還沒到地方,你們哭個什麼勁兒?”
“.”
一時之間,現場的老太太們竟然都不再哭泣,硬生生把眼淚給憋了回去,好似生怕自己的哭泣,導致這次的掃墓最後不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