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年齡小的遇到了困難,年齡大的也得伸出援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香菸點上之後,話匣子就開啟了:“李野,聽說你們廠最近乾的不錯?是一機部的變革典型?”
李野笑著說道:“是典型不假,但乾的怎麼樣,我自己不好評價,自從開始改革實驗,我跟總廠的矛盾就沒斷過,很多人都說我是個路走歪了的刺頭呢!”
尚瑞林道:“路走的歪不歪,得看走到最後是個什麼結果,我可是聽說你們一分廠的工人待遇很好,很多人搶破頭的想進還進不去呢!”
李野點點頭道:“創造價值的主體是工人,想要激發工人的勞動積極性,那必須得給出相應的交換價值,
工人加班加點每月到手一百塊,那是剝削,累死累活每月五百,那叫拼搏奮鬥.”
顧越東問道:“那總廠跟你的主要矛盾是什麼?你給工人發五百,礙他們事兒了?”
李野嘆了口氣道:“這就是老舊觀念的轉變問題,也是經濟變革的最大阻力.”
“李野,你說我們要是成立調研組去你們這種單位調研,應該會有所收穫吧?”
“應該有吧!不過全國像我們這樣的單位不少,不能只看一家的情況,要綜合考慮”
“那當然,這是一個好主意”
“.”
李野說了一些這兩年來總結的心得,而尚瑞林等人越聽越認真,後面開始討論了起來。
國企改革,是經濟改革的重中之重,尚瑞林這些人平時整天就是在研究類似的問題,只不過他們大多數時間都泡在辦公室裡,跟李野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國企面對的困難,尚瑞林是知道的,從理論上解決的方案,他們也能做的頭頭是道,但是當這些方案傳達下去之後,可能就會出現“頭疼砍頭、腳疼斷腳”的弊端。
這就跟歷史上“殺奸臣”的劇情一樣,你殺了奸臣,國家就立刻好起來了嗎?
奸臣該殺,但怎麼殺,什麼時候殺,都不是腦袋一拍大筆一揮就能解決的。
如果能深入調研正在改變中的國企,就能夠更深刻的體會到企業的困難,最後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有針對性的監督和解決某些問題。
大家聊了好長時間之後,刁文耀忽然看著李野沒頭沒腦的說道:“可惜了。”
俞秀芬道:“可惜?可惜什麼?”
刁文耀輕嘆一聲道:“師母從去年就囑咐我,讓我給敏瑩介紹個物件,可我給她介紹了三四個她都瞧不上,如果李野不是早就結婚了,我和師傅哪裡還會這麼發愁?”
尚瑞林也笑著道:“嗯,你這麼說還真是,仔細想想,李野和敏瑩哪哪都般配,都一樣年輕,都一樣前途無量。”
但是俞秀芬卻笑罵道:“你亂點什麼鴛鴦譜?李野和敏瑩性格根本就不對付,他倆誰也瞧不上誰,一見面就掐。”
“誰也瞧不上誰?我聽敏瑩的話音,可沒瞧不上李野呀?”
刁文耀詫異的看向李野:“難道是你瞧不上敏瑩?憑什麼?”
李野很無語,他從第一次見蔡敏瑩,兩個人就不對付,怎麼可能看對眼兒?
但你要問憑什麼?
這還真不好回答。
看到俞秀芬等人八卦的看著自己,李野只好道:“不是敏瑩不優秀,是哥的要求有點高,
她需要的是王師兄那樣的男子,處處讓著她,寵著她,容忍她的小脾氣.”
“嗚~”
李野話沒說完,就聽見有什麼東西從空中向自己靠近,發出了“嗚嗚”的破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