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萬一讓那些人來了,看似把咱們的管理班子填滿了,讓我們倆不那麼累了,但我告訴你,以後你再想幹點事兒,甭想順溜.”
“.”
李野聽陸知章說了半天,然後點點頭道:“我知道,我也討厭這種‘假中層’,只會礙手礙腳。”
李野上輩子的時候,就在某個單位經歷過類似的情況。
單位裡養了一堆“假中層”,個個都有職位,個個都有權利,整天開會、報告、再開會,一個小事兒折騰成大事兒,
李野當時尋思著,你們高高的工資拿著,就辦公室天天喝茶不行嗎?反正有你們和沒你們沒兩樣,
但是後來老同事說了,要是整天悶頭喝茶,那好不容易熬到手的權利,還能轉化成權利滿足感嗎?
好嘛!人家追求的是物質、精神雙重享受呢!
李野想了想道:“咱們的一分廠,下一步還要擴大規模的,只靠我們幾個人肯定管不過來,但像你說的那種老油條、假中層,咱們也不能要.”
“對,我也是這麼想的,”陸知章道:“等到開會討論的時候,我就提出應該管理幹部年輕化,
咱們內部提拔一部分,再挑選一些年輕人,或者像丁師傅那樣的務實派,但肯定不能像總廠那樣臃腫。”
李野看了看陸知章,說道:“如果你在會上公然提出來,那可就真的得罪一大圈人了。”
陸知章呵呵一笑,灑脫的道:“那大不了我就跟管良一樣辭職下海唄!那小子現在跟廠裡的幾個人勾結起來倒買倒賣,賺的可是盆滿缽滿呢!”
“.”
李野當天下午,就跟馬兆先聊了一會兒,說了陸知章和自己的想法。
一分廠畢竟不是私營企業,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容許陸知章、李野兩個人“獨斷行事”,後續肯定會對個人權利加以限制。
只不過能不能限制的住,還要看個人能力,那些膽大包天瞞天過海的大人物,限制住了嗎?
這件事情推進的很快,從李野跟大廠長下棋的第二天開始,總廠就開始上會討論,爭爭吵吵的好不激烈,到最後連港方那個不怎麼露面的陳經理都加入了爭吵之列。
到最後馬兆先拍著桌子質問:“一分廠發展勢頭良好,為什麼要急著改變管理方式呢?如果改變之後出現了不好的變化,誰來負責?有人負責我就同意。”
沒人願意負責。
因為他們害怕馬兆先給他們挖坑。
大廠長說的沒錯,一個單位的發展,最重要的兩點就是買進來、賣出去。
中新實業銀行給一分廠的貸款,有一部分是短期迴圈貸,要是把馬兆先和李野惹急了,兩個月後人家就上門催債,看你還不還的了。
而現在一分廠的絕大部分生產訂單,都是李野拉過來的,到時候人家不要了,那一分廠還會蒸蒸日上嗎?
爭爭吵吵了足足一個星期之後,最終吵出了一個三方都勉強滿意的結果。
一分廠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從總廠再次抽調一批熟練工人,以及部分年輕幹部,
另外李野終於不再是代科長,而是補上了懸空數月的副廠長,負責供應和銷售兩方面的工作。
進廠不足一年,連跳兩級,李野也算是追平了本單位晉升最快記錄了。
上一次這麼快的晉升,還是十幾年前的特殊時期呢!
而總廠那邊,把剛剛空降下來沒幾個月的工會副主席派到了一分廠,組建一分廠工會並且主持工會的工作。
李野和陸知章都沒怎麼在意這個安排。
雖然工會主抓群眾,掌握著“團結大多數”的致命武器,但現在已經是八七年,你想團結大多數總不能只靠口號吧?